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农户用上分类垃圾桶
2020-01-19 10:04: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1月16日,大丰区小海镇海团村环境保洁员吕宝禄一早就上了岗。在海团村新型农村社区,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一个蓝色的分类垃圾桶,可回收物与其它垃圾,一目了然。“以前两三个村民合用一个垃圾池,现在每家门前一个分类垃圾桶,我们清运起来也方便多了。”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忙年,生活垃圾也随之多了起来,但吕宝禄的工作却并没有更加繁杂,“村民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我们的工作量自然就减轻了。”

冬日的乡村很安静,零星的雨滴落下,清澈的河面上偶尔有鸟儿飞过。记者走在平整宽敞的乡间道路上,河边驳岸整洁,凛冽的空气中带着泥土的清新。这样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以前快过年时,农村的各种垃圾都多,环境可没有这么好”,村民吴亚峰说,门前的这条三灌河,以前经常因为垃圾倾倒过多,长满水草,“不少人垃圾随手往河边一扔,已成了习惯。”但4个月前,村里挨家挨户发了分类垃圾桶,并刻上了编号,大家一下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了约束。

“镇上免费发的,质量非常好,容量60升,每个分类垃圾桶上都有编号,摆在家门口,就好像自家的脸面一样,损坏了,垃圾溢出了,一看编号便知是哪家的。”村民陆恒贵的门牌号是80号,分类垃圾桶的编号也是80号。他说,“每天一早7点就有人把家门口的垃圾运走,不知不觉中,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心情也更舒畅,我们生活在其中,也开始自觉去维护村居整洁,舍不得破坏这样的环境。”他感到,农村环境卫生更多要依靠群众自发的力量来维护。记者看到,一些村民爱护垃圾桶,还在桶底部垫上塑料垫子,防止磨损。

小海镇环卫所所长赵桂平告诉记者,该镇从浙江学习借鉴的经验,从海团村试点一家一户垃圾分类,目前已发放160只分类垃圾桶,每只成本100元。此外,镇上的保洁员从60多名增加到230名,人力的增加,也让环境更加美观。村民施正桂说,村里招保洁员,他立刻就报了名,不单是为报酬,(更是想为保护环境出力,想让出去的人愿意常回家看看。

与海团村相邻的新窑村,有机生活垃圾厌氧发酵处理点上,保洁员胡连尧负责检查有机垃圾入池情况,并做好记录。此外,他还负责站点及周边的环境卫生,定期对站内绿化进行维护。“咱们村是镇里的可腐垃圾处置终端试点”,他说,“现在垃圾收运都是市场化运作,招投标确定的。垃圾收集人员、分拣人员也都进行过培训,我们经常要学习外面先进的做法。”言语中透着自豪。

家家户户忙年的气息越来越浓。时近中午,75岁的村民沈德和从镇上取回刚蒸好的小方糕,回到家,老伴正在灶台上捞出炸好的肉圆,“这年,热腾腾的才够味。”墙上挂着腊肉,盆里泡着两条大青鱼,桌上摆着小海人过年喜欢吃的豆浆皮。家门外,是整洁宽敞的乡村道路,引人注意的是,一旁还划出了许多车位。“现在私家车多了,农村车辆也不能乱停放,和城里一样,车位是必须的!”沈德和说,现在天冷,等春天到了,河两岸的垂柳和紫薇花盛开,咱农村的景致更是怡人,环境好了,今年过年,不去城里,儿孙们都愿意回来,说农村年味更浓。老沈爽朗的笑声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记者李倩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