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是衡量城市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如今,走在街头最常见到的就是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他们或在清扫垃圾、劝导交通,或在帮助老弱、宣扬文明,成为我市创文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10月23日下午,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的16名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跃南社区,“化身”环保卫士,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强化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
尽管当天气温略低,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宣传热情。统一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被分成两组,一部分志愿者走访社区及沿街商铺,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垃圾分类在居民中的普及程度,以及对垃圾分类的看法,另一组志愿者则在小区门口向居民推广垃圾分类环保理念。
“爷爷,可回收垃圾有玻璃类、牛奶盒、金属类,还有塑料类、纸张类、纺织类,扔的时候得把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大学生志愿者孙丽君向周围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同时,还当起文明志愿者,戴上小红帽,对居民的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
“我们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开展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投身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孙丽君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积极调动社区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号召大家从自身做起,一起行动起来,携手共建绿色家园。
“感谢大学生志愿者们的到来,这次宣传将有利于向社区居民推广垃圾分类知识,让环保深入人心。”盐南高新区新都街道跃南社区负责人介绍,通过此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现状,实施垃圾分类工作,增强社区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不断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潘可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赵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