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0月25日盐城讯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农村机动车迅猛增长,农村经济交流活动也日益频繁,农村道路分布广、里程长,道路交通管理尤为重要。今年来,滨海县公安局加大对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投入,措施实、形式广、投入大,取得显著的成绩
针对性宣传。农民朋友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交通法规常识知之甚少,交通安全意识十分淡薄。交警部门在组织宣传民警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时主动深入乡村,贴近农民,用他们看得见的案例、听得懂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
贴近性宣传。现在农村拥有摩托车和农用车的家庭越来越多,有许多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他们还一知半解。通过散发宣传单,进村办宣传栏,办事故图片展,送交通安全光碟,娱乐文艺节目等活动,积极主动地引导,使他们逐渐接受教育,逐步养成好的交通习惯,化整为零地使他们逐步增加交通安全知识。
适时性宣传。农忙时节,是农民群众最为集中的时期,交警部门抓住这一有力时机,组织宣传民警深入到田间地头,采取与农民群众拉家常,帮扶特困户等形式,主动向他们讲解开展秋收生产应注意哪些交通安全方面的问题,让广大群众觉得交警同志对他们秋收生产的关心,更具有说服力和亲和力。
基地性宣传。交警中队与辖区乡镇共建的交通安全村为教育宣传基地,扩大宣传覆盖面,提升基地的辐射面和影响力。组织宣传民警深入交通安全村周边村展出交通事故图板,播放宣传光盘,散发宣传资料、宣传制品等形式,重点普及横穿公路“左看、右看、再左看”、靠边行、驾骑车辆不猛拐和农用车不违法载人、严禁酒驾等安全知识;利用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栏和村庄喇叭广播,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常识、事故处理、车辆登记、驾驶证办理规定,让交通安全知识入心入脑入髓,确保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协作性宣传。交通安全宣传单靠基层交警中队“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民警充分发挥农村组织管理部门的宣传作用,通过农村组织管理部门联系群众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向广大农民群众发放一些宣传资料,召集农民群众在工作之余前来谈谈有关交通安全等问题,或者组织农民群众前来观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片和宣传展板等,加强了农民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卫星 方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