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警民联护,案发量持续下降”新洋派出所让“问题村”变成“无案村”
2019-09-27 16:5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吴坚 王一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9月27日盐城讯(吴坚 王一伟)从警力不足,顾了这头、失了那头,到一次翻底、全盘明了;从频繁发生盗窃案件,到警民联护实现“零发案”……亭湖区圩洋村,一个位于城北204国道“北大门”的“问题村”,经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新洋派出所全面整治后,仅仅花了两年时间,案发量便持续下降,曾经的“问题村”蜕变为“无案村”。

  要问有啥诀窍?该所给出的答案是:围绕“多元化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群”策“群”力每天走访一趟,即使有新隐患、新纠纷、新需求,也能很快掌握,及时化解排查,从而实现辖区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由于成效显著,新洋派出所连续三年被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表彰为公安工作先进集体,2016年荣立集体三等功,2017年5月被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公安厅联合表彰为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2017年12月被亭湖区政府表彰为“亭湖区忠诚警队”,荣记集体三等功;2018年2月被盐城市公安局命名表彰为全市公安机关“内务管理规范年活动”示范单位。

  人人皆是“枫警”

  全民守护“家门口”的平安

  8月13日至14日,盐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轻车简从,直奔一线,深入挂钩的新洋派出所童家沟警务社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带队开展“梳网清格”,倾听基层声音、解决基层难题。

  在原盐城市化机厂宿舍区,王巧全和77岁的退休职工刘加胜热切攀谈,了解该小区人口构成、掌握小区治安状况、倾听群众意见,并真挚邀请52年党龄的刘加胜牵头组成义务巡防队伍,壮大正义力量,共同守卫家门口的平安。

  “咱们小区有8成居民是从附近的三英村和袁河村拆迁过来的,虽然是外来人口,但人淳朴厚道,邻居们不仅热衷公益,而且还乐于见义勇为。”刘加胜说,在新洋派出所还有个“见义勇为之家”,专门用来扩大见义勇为良好风气在社会上的覆盖率和影响力。

  老人口中的“见义勇为之家”,其实是在新洋派出所挂牌成立的“新洋见义勇为工作站”,目的主要是为了给见义勇为人员包括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学习、交流、活动的工作阵地。按规定,“见义勇为工作站”每月都要组织见义勇为人员、社区志愿者开展平安共建活动,在这里布置工作、开展交流。

  新洋经济区群众有着良好的见义勇为精神传承,现有在册见义勇为志愿人员40名,近年来有16名见义勇为群众受到区基金会以上表彰奖励。其中就有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陈芳、全省见义勇为先进分子何爱平等一批有影响的先进典型。

  平安是百姓共同的福祉,是社区和谐必不可缺的基本要素。新洋派出所所长吴杰高介绍,见义勇为工作站由新洋所教导员担任负责人,并明确专人负责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宣传、见义勇为人员事迹的收集和推荐表彰奖励、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关心服务以及组织群众开展义务巡防等工作。

  9月11日,夜幕降临,亭湖区圩洋村村头,一支由3名青壮年组成的巡防队开始夜巡。“‘红袖标义务巡防队’有12人,最初由社区民警组织,现在巡逻已成为一种习惯。巡一巡,自己放心。”队员花玉兵说,巡防队成立以来,村里的小偷小摸不见了,圩洋村也从过去盗窃案频发的“问题村”蜕变为“无案村”。

  “过去由于人少任务重,要把辖区全部走访一遍,至少需要半年。如今一次翻底、全盘明了。”谈起“无案村”,童家沟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主任王峰感慨道,去年以来已有半年多实现零发案。未来,该社区和派出所将进一步放大尊重见义勇为人员、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的社会效应,通过群防群治让社区更平安。

  开辟社会治理新路径

  变“公安兜底”为“化解前置”

  新洋街道地处盐城市区北大门,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实有人口8.8万人,有五个大型物流园,驾驶员、外来打工人员、配套产业人员等流动人口达2.8万人。

  其中,坐拥盐城最大的物流基地——江苏中运物流园,占地面积270亩,仓储能力12万平方米,外来务工人员及进出园区运输从业人员众多,治安环境日益复杂,日均人流量高达上万人次,安全隐患和治安隐患重重。

  数据显示:新洋所日常接处警工作中,纠纷类警情占总警情的72%,且始终占比较高,极大制约了派出所日常警务工作开展。为此,该所紧扣实际,一方面,积极探索寄递物流管控新模式,专门成立“中远物流警务室”,按照“全要素采集、全流程监管、全方位研判”的管控模式,实现园区治安管理质效全面提升。

  另一方面,从减轻民警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出发,该所建设了“综合调解服务中心”,邀请综治、司法、信访、社区、平安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参与到各类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中来。

  别看该中心只有几间办公室,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不仅有调解室、静心室、法律服务室,而且还有微型法庭、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检察官办公室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整合多方资源,组建专业调解队伍,新洋所专门协调落实新洋经济区司法干部、信访干部,每日安排1名人员到调解中心上岗,辖区内 12个村(居)每日安排1名治保干部或维稳专干到中心上岗,主要化解涉及村(居)内的矛盾;商请司法所联系1名社会公益律师常驻中心提供法律服务。

  “针对特殊疑难或涉及专门法律知识的案件纠纷,预约法官、检察官加盟调解队伍,实行前置式司法调解,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法律疑惑。”新洋所副所长姚志刚介绍,通过定期召开综治、司法、信访、公安等联席会议,会商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进一步丰富调解专职人员调解经验,有效提升调解成功率,推动公安、司法、综治等部门共同参与,变“公安兜底”为“化解前置”。中心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0余起,调解率达100%。多年来,新洋所辖区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

  “身边人”解决“身边事”

  小警务发挥大作用

  心怀百姓、脚沾泥土,沉到社区里、走到群众中,跑一跑、走一走、看一看,用“下访”感动“上访”,把汗水洒在大街小巷……新洋派出所不仅是这样承诺的,也是这样做的。

  “你们知道社区民警是谁吗?”

  “黄玮!黄玮……”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群众异口同声。

  这是8月19日晚,发生在新洋街道童家沟社区院子里的一幕。由盐城市公安局警官艺术团文艺小分队带来的“梳网清格”专场演出,在这里精彩上演。原本300人的座位,硬是挤满500人,没座位的群众干脆自带小板凳,现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

  群众为啥这么热衷一场晚会?

  “因为演的都是我们身边事、身边人。”70岁的居民刘秀英是童家沟社区保洁员,平日里一碰上麻烦,最先想到的人不是家人,而是社区民警黄玮。

  “这上面有小黄的手机号,不管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情,一喊就到,笑眯眯的没有一点官腔,跟我孙女一样讨人喜欢。”刘秀英老人指着贴在墙上的警民联系卡,一脸幸福道,“她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意见有人听取、问题有人解决。”

  “刘奶奶说的一点不假!”童家沟社区维稳专干吕文芳接过刘秀英的话茬,“我们当地有句老话,叫‘锅不热,饼不靠。’原本是用来表达父母与子女亲情的,因为黄玮经常贴近群众,所以群众都愿意亲近她。”

  吕文芳的感触来自一起被黄玮化解的矛盾。原盐城市化机厂宿舍区附近有一家混凝土厂,因常有大型车辆经过扰民,备受诟病。“混凝土厂天天早上5点多就开来开去,中午也不停,灰尘多得不得了,还把房子都震裂缝了。”67岁的居民王根兄说。

  有一回,群众拦着混凝土厂的卡车不让走,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黄玮接到社区求助电话后,立即向上级汇报,随后赶赴现场稳定群众情绪。同时,召集双方代表协调。

  经派出所、社区调解,最终混凝土厂负责人答应今后做好五项工作:一、降速;二、避免清晨、中午经过;三、洒水除尘;四、夜晚9点后停止运输;五、组织人员勘查群众房屋裂缝情况,给予赔偿。此事一经化解,群众纷纷为黄玮竖起大拇指。

  这实际上是新洋派出所突出防控优先,建立高效工作机制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实现对百姓“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庄严承诺,新洋派出所明确“三理念、三任务”工作目标,即坚持“民意为引”理念,落实“多元化解决矛盾”任务;坚持“实效为先”理念,落实“全时空守护平安”任务;坚持“群众为主”理念,落实“全方位服务群众”任务。

  最近,新洋派出所又充分用好“梳网清格”这一社会基层治理的法宝,结合实际,创新运作模式,优化工作章程。根据辖区特点,有选择的联动政府职能部门、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禁毒义工等力量,从小事、实事做起,开展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标签:
责编:郭玲玲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