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聚焦四大重点 聚力克难攻坚”建湖高新区吹响高质量发展新号角
2019-07-30 11: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红梅 陆应琢 肖兆力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30日盐城讯 7月29日,建湖高新区组织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贯彻落实省市县委全会精神,动员全区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对表、争先进位,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和各种风险挑战,建湖高新区上下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经济社会保持了稳健发展的良好态势。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围绕高端装备、新能源两大绿色主导产业,开展精准招商、驻点招商、全产业链招商。上半年新引进超亿元工业项目6个,锦州阳光年产1.2GW高效光伏组件、南京迪威尔高端石油装备、大唐高鸿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上海开维喜年产2万台(套)流体控制设备、浙江银达防爆电机制造等一批产业项目先后开工建设。在手重点跟踪洽谈的有价值项目30多个,苏州东福电子TV扩散板、东莞钱凯智能制造等项目有望近期签约。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贝肯锂电池材料、英能锂离子动力储能电池和众志达新能源汽车部件、凯文斯流体控制设备等项目都已投产达效,其中英能、众志达、凯文斯3个项目先后接受市、县“家家到”现场观摩。扎实推进“三项清理”,林泰钻机、美嘉绿能等停滞项目成功置换,上半年盘活闲置土地175亩,闲置厂房71000平方米。

  创新驱动成效显现。新培育市级高新技术企业20多家,贝肯盛创、金洋科技等4家企业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22件,授权发明专利13件;新申报省级孵化器1家,智慧产业园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正全力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进产业兴区,建设经济体系

  聚焦产业、项目、园区、企业四大重点,围绕新能源、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通用航空等领域,建湖高新区聚力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持续增强全区经济质量优势。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主攻新能源电池及材料、新能源整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三大板块,加快建链、扩链、强链步伐,加快配套项目集聚,努力培育百亿级产业。

  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5D智造谷、先云云计算中心等平台作用,着力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做足文章,在企业智能化改造、产业集群化发展、产品优质化制造上下足功夫,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标准话语权、质量信誉度,推动石油机械、液压机械、船舶机械制造业更快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培大育强通航产业。充分利用通用机场平台,深化与中国飞龙合作,加快推进飞行营地、科普基地建设,积极争取与盐城航协合作,开展低空旅游项目,承办赛事活动,扩大高新区通航影响力。同时,努力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上开疆拓土,加快打造一批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影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提高“引”的能力。瞄准长三角、珠三角,主动接轨大上海,继续做好对韩、对台招商,瞄准行业龙头、大型央企国企,研究其产业布局、投资趋势,把握规律、寻找机遇,突破一批龙头型项目、产业链项目和外资项目。进一步加强招商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招商人员的业务素养和实战能力,加快项目落地速度。

  增强“选”的定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增强“寸土寸金”意识,坚持“以亩产论英雄”,新引进项目要严格执行“四意见一报告”预审制度,突出项目质量、投资强度、亩均效益和产业特色,坚决杜绝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项目,以高质量的增量带动存量。

  提升“落”的效率。强化项目服务机制,建立项目服务任务清单,定任务、定序时、定措施、定人员、定责任、定奖惩,全力推动在谈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推进、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项目抓见效,确保列入市县“两重一实”重点项目达序时要求,推促项目全面投产达效,尽快形成一批重要经济增长点。

  实施创新驱动,提升发展水平

  主动顺应新常态下发展动力转换的新趋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全力促进实体经济新动能成长、传统动能提升。

  突出创新生态营造。坚持把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企业初创、成长、壮大等不同阶段,全面落实激励创新的各项政策举措,鼓励和引导企业在载体建设、产学研合作、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大投入,年内确保建立实质性产学研合作15家。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弘扬鼓励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激励创新行为,激发创新潜能,推进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建设,全年确保完成专利申请600件以上,发明专利申请250件以上。

  突出创新平台建设。以省级园区建设为引领,规划建设一个主导产业研究院、一个特色孵化器、一个技术转移机构,年内确保“蜻蜓农服”创客中心创建为省级众创空间、福俊创客家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智慧产业园全力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推进全区重点企业研发机构能力建设,支持贝肯、英能、金洋科技等更多企业联合知名高校院所,打造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载体平台,帮助贝肯、国瑞、福吉特等企业创建研究生工作站,年内确保净增国家高企7家以上。

  突出创新要素集聚。认真研究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的有关政策,建立柔性引才机制,以集聚产业领军人才为发力点,以调动企业引才用才积极性为关键点,以打造最优人才生态环境为着力点,创新设立专业技术人才工作联络站,积极构建由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的科创人才培养平台,发挥好科技镇长团作用,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等形式,加大青年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围绕人才最关注的资金、居住、医疗、子女教育等诉求,开辟绿色通道,精准对接服务,进一步提高各类人才对高新区的认可度、归属感。加强对优秀企业、优秀企业家的评比表彰,大力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者、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

  推进要素保障,破解发展难题

  加快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供给。善于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服务要效益,多角度、多方向、多途径地思考问题、破解难题,为加快高质量发展扫除障碍、铺平道路。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以省级高新区获批为新的起点,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索“去行政化”路子,运用市场化手段,改革内部管理体系,提升行政效能,科学设置考核体系,实现人员考核由“主观评价”向“量化考评”转变,建立竞争择优的用人分配机制。用最好的体制机制,深度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为园区高质量发展汇聚不竭动力。

  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统筹安排资金,重点向“招商选资”、“项目建设”两大主战场倾斜,切实保障“两重一实”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加强融资载体和平台建设,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做活做优现有平台,继续扩大实体化运营范围,扩大经营收益,降低融资成本;全力组织好财税收入,开源节流,努力培植一批新的税收增长点,壮大财源建设。突破土地瓶颈制约,更大力度推进“三项清理”工作,因企制宜、分类实施,年内确保完成8个企业的清理任务,盘活闲置土地300亩、低效厂房8万平方米以上。同时鼓励企业实施“零用地”技改,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率,力争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幅达到20%。

  优化企业投资环境。强化“服务效能就是投资环境、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理念,聚焦企业发展痛点、项目建设堵点,全心全意优化服务。大力弘扬“店小二”精神,严格落实领导班子挂钩服务机制,班子力量实行三个三分之一,即三分之一上招商,三分之一服务企业用工、三分之一做好机关日常事务。坚持以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要素制约,切实将服务贯穿于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全过程,最大限度加快项目建设进程,最优服务保障企业健康运行。(周红梅 陆应琢 肖兆力)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