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孔大勇 记者 范进)7月12日,记者来到江苏中展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只见车间内机器有序运转,工人生产繁忙。而在今年2月份以前,这里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由于投资方资金、管理等不到位,企业连年亏损直到停产,中展公司成为一家“僵尸”企业。
对中展公司面临的严峻形势,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该公司生产经营车辆轨道灯配件尚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困难,先后接洽多家轨道装备公司,推进中展挂大靠强。今年1月份,中汽美途兼并收购了中展公司,2月份实现动产和不动产过户,原中展公司所有的业务转到中汽美途,预计今年可实现开票销售5000万元。
这是该区通过兼并重组清理“僵尸”企业的成功范例。此外,通过产权转让、破产清算、化解矛盾等方式,今年已累计有9家“僵尸”企业(楼宇)被处置清理。
开展“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三项清理”工作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按照市场引导、企业主体、突出重点、分类处置的原则,加快清理“僵尸”企业、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为增加有效供给腾出空间,提高资源资产利用效益,推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盐城新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租用江苏德尔阀门有限公司的低效厂房,为东风悦达起亚和众泰汽车进行配套,订单充足,生产销售形势良好;盐城奔达齿轮有限公司租用韩资工业园二期闲置厂房,从事汽车零配件生产,今年6月份已试生产;盐城极地冷链物流有限公司85.69亩闲置用地目前已恢复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竣工……这些都是该区深入开展“僵尸”企业、低效厂房、闲置土地专项清理行动的生动缩影。
腾笼换鸟,推陈出新,让能够见效益、有前途的企业进来,发挥闲置土地和低效厂房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是开发区和入驻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双赢的现实途径。今年,该区进一步加大“三项清理”工作力度,专门建立“三项清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沟通协调工作进展,帮助解决重大问题。各园区、镇街和部门单位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协调联动,对照“三项清理”界定标准,查清“三项清理”底数,形成重点清理项目清单,对项目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每周汇报清理进度,形成推进清理工作的整体合力。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9家“僵尸”企业(楼宇)资产处置,盘活低效厂房7.5万平方米,清理处置3宗闲置土地共150.69亩,盘活用而不足土地822.17亩。
据了解,下半年该区将出台“三项清理”考核办法,把“三项清理”工作推进情况列入年终绩效考核,确保推进工作有序进行,目标到2020年底,全区“僵尸企业”全部清理完毕,空置厂房全部再利用,园区亩均开票销售和纳税年均增长10%以上,闲置和低效土地利用率超过95%,全面提升全区经济发展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