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盐城荀思超:技术革新不停步
2019-07-15 09:06: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7月8日上午,在国网盐城供电公司的总机房内,信息通信分公司通信专职荀思超正带领一帮年轻的同事摸排每条线路,探讨设计图上的每一个衔接点。

  现年47岁的荀思超,来到盐城供电公司从事通信系统运维工作28年,立足岗位潜心钻研、不断“小改小革”。在他和团队的努力创新下,公司累计开展技术革新百余项,获国家型专利等70项,多次解决了生产和管理体系中的技术难题,直接为企业节约经济成本达千万元,并减少了停电、故障维修的次数和时间,对经济社会产生无法估量的良好间接效益。今年6月,他被评为“江苏好人”。

  在探索中不断创新

  所谓电力通信,就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通讯网络。通俗地说,电力通信网就如我们人体的神经脉络,接受指令后将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用电、调度等环节有机紧密连接在一起。

  荀思超的办公桌上图纸很多,一张名为“一种六头绝缘缆叉余缆盘绕装置”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赫然在目。这是经他和团队努力,于5月刚获得的国家专利,同时该项目也被评为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

  “那是为防止光缆遭遇雷击而断裂所做出的改进创新。”荀思超回忆说。2017年9月,滨海县500千伏潘荡变电站通信网突然出现故障告警,有可能出现周边线路断路器跳闸而导致附近工厂、医院、学校及居民区大量用户遭遇断电,经济损失不可估量。他带领两名技术骨干在现场排查,发现是OPGW光缆因遭遇雷击而断裂,经过两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故障抢修。

  OPGW光缆频繁遭遇雷击,荀思超下定决心要攻克这个难关。跑现场进行数据分析、与一线运维人员探讨操作工艺、设计装置就地实验……经过大半年的研究,他创新增设的不足1平方米见方的“余缆盘绕装置”,将改造前OPGW光缆全年遭遇雷击15%的故障率降为2%,还为公司每年节约80多万元的费用。

  首创新型管理体系

  在同事沈雨生眼里,荀思超总是喜欢出现在有问题、有困难的地方,“凡是公司有重大项目时,都能看见他的身影。他先后主持了容灾系统、应急视频会议系统等10余项重大通信系统建设和运维。”

  2014年,荀思超发现公司通信费用逐年增高,而这些话费都是市公司与7个县级公司之间的工作联系而形成的,他心里有一个想法开始发芽:“建设电力系统的市县电话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

  当年,这个想法在全省13个地级市中尚属首例,根本无方案可参照,荀思超却勇敢地带领团队挑起这个重担。市县信息通道整合、1.3万个电话信号点重新编号、程控电话交换升级为网络化交换……每一样都很繁琐,每一步都要精确,每一点都不能出差错。为了不影响白天正常上班,荀思超带领团队利用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对电话网络进行割接。整整两个多月,他奔波在各个县区,没睡上一个整夜觉。施工中,有一个短号始终打不通,他从线路有无排错、设备有无故障、端口线序排列有无错误……一项项检查过来,3天时间,终于排查出原来是出现了号码设置重复。

  9个多月后,基于一体化集中管理体系的市县电话交换网建成。不仅缩短了电网故障处理时间,推动了公司整体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而且每年还减少了购买设备成本90万元,节约通信费用近百万元,也为省公司全面推进全省交换网一体化建设起到先行示范作用。

  在传承中共同奋进

  榜样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自2012年荀思超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成立后,他与5名通信专业的优秀人才,不断解决电力通信技术应用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他与团队共参与国网及省公司科研课题23项,编制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11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8项……而他也从一名普通技工成长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二级专家,并先后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国网专业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

  90后徐明是2017年参加工作的新员工,荀思超对他而言不仅是师傅、兄长,更是他的男神。“什么问题到他手里,没有解决不了的。他的知识更新很快,最近已经在钻研5G的技术应用。”徐明坦言,从学校刚出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中的应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遇到问题荀思超总会倾囊相授,他还经常指点年轻员工应该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分析方案思路设计优劣,现场手把手地培训演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荀思超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企业创新再添新色彩。荀思超说:“创新要敢想、敢干,不怕失败。这是我们新时代产业工人该有的样子。”(记者 陶秋凤)

标签:
责编:曹馨月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