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兆顺村 砥砺前行建设美丽家园
2019-07-15 08:50: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兆顺村是以我的二伯卞兆顺烈士的姓名来命名的,他是这一带有名的革命烈士之一。他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至今仍激励后辈们砥砺前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家园。”7月4日,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兆顺村党群服务中心,卞干俊讲述了自己二伯卞兆顺烈士的往事。

  “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是一片盐碱地,人烟稀少,村民散居,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国民党军和还乡团经常来扫荡,老百姓日夜不得安宁。伍佑区元坎乡在党的领导下,成立了民兵大队打击敌人,我二伯任大队长。”卞干俊说,他们祖祖辈辈都是贫苦农民,父辈共有兄弟姐妹6人,卞兆顺出生于1924年,排行老二,自己的父亲是老三,老大是一名解放军战士,在1947年的响水战役中光荣牺牲。

  “卞兆顺骨子里的战斗精神使他遇到敌人时,哪怕是只身一人也要巧妙地打击敌人。”卞干俊说,过去村里有一位老村长叫李长余,长其二伯两岁,非常了解其二伯的英勇战斗事迹,经常讲给他听。

  卞干俊说,卞兆顺是神枪手,百米开外也能将敌人一枪毙命,所以一进民兵大队就成为负责人。李长余曾经告诉他,他的二伯还可以一只手把一根主屋梁拎起来后抽出来,力气很大。

  1947年至1948年,卞兆顺带着民兵经常日夜守护元坎乡,打击国民党军和还乡团。平时还帮助共产党地方政府筹集粮食,组织民运队,做老百姓工作,维护一方平安。

  卞兆顺牺牲是在1948年,年仅24岁。当时,驻守在便仓的敌人到元坎乡扫荡,他被敌人抓住后用枪托猛击头部,最后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群众为了缅怀革命烈士,将卞兆顺的出生地东沟浜改为兆顺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将兆顺村更改为兆顺大队,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生产大队更改为兆顺村,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烈士的遗骨已迁移到五条岭烈士陵园。

  河流纵横,乡道宽阔,田野葱茏。兆顺村几十个巨型的水产养殖大棚里,鱼虾成群,养殖大户忙着往池中投食,鱼虾欢腾,争食嬉戏。清泉汩汩地流向新栽的秧田,整齐的秧苗直立挺拔。村部善行义举榜格外醒目,彰显厚德榜样力量。村务公开栏条分缕析,展示了村党总支的无私为民,获得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这就是新时代的兆顺村。

  “没有他们保家卫国,哪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每年清明,我们全家都会去五条岭扫墓,祭奠告慰英灵。”兆顺村村民从心底流露出对烈士深厚而朴实的情感,他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烈士精神永远镌刻在心中。(记者 陈为琨)

标签:
责编:曹馨月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