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教师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爱心之举”入选全省十佳校园故事
2019-07-04 15:52: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6月28日,2018年江苏“十佳校园故事”发布。盐都区报送的《九年等待,重圆助人梦——盐城盐都教师胥子伍跨地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入选。胥子伍十多年坚持等待,两次结缘白血病患者,救人初心终不忘的感人故事在全省教育系统被传为佳话。

  今年37岁的胥子伍是时杨中学老师,现为该校高二年级部副主任、盐都区教学能手。2004年5月,胥子伍参加了盐都区红十字会和区教育红十字会联合组织的无偿献血活动,第一次献血200毫升,自此便一直坚持了15年。

  2005年5月,他在献血时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挽救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拯救一个家庭,胥子伍便毫不犹豫地接受采样,志愿报名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从此,他就在等待哪一天能够实施捐献,挽救他人生命。2009年9月,他与上海一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后又通过高分辨检测,完全符合捐献条件。胥子伍也做好了捐献准备,但后来因为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捐献未能实施,留下遗憾。

  “我感受得到患者对宝贵生命和美好生活的渴望,体会得到他们无奈离世之前的痛苦,所以我更加关注白血病患者,总想有机会为需要我帮助的患者延续生命。”胥子伍说,没想到,2018年他会再次与另一名白血病患者结缘。当时,盐都区红十字会再次通知他与另外一名患者初配型成功,他非常兴奋,毫不犹豫地表达了捐献意愿。经过高分辨检测和体检程序,他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请你等着我,我一定能救你!”在盐都区红十字会欢送胥子伍赴宁捐献造血干细胞仪式上,他再次表达了捐献的决心,并隔空传话患者。

  2018年8月,在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胥子伍历时5小时40分钟,成功捐献262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用于救治一名罹患白血病的18岁患者。

  “看到造血干细胞一点点从自己体内流淌出来,我心里有很微妙的感觉。”胥子伍说,“非血缘关系间配对成功的几率仅有十万分之一,这是一种生命的缘分,能让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事值得去做。更何况,我是一名教师,对我的学生而言,这也是一种言传身教!”

  “虽然我们素未谋面,但我相信您一定是位有爱的笑颜和天使翅膀的人……”捐献过程中,胥子伍意外收到省红十字会转交的、来自受助者的感谢信。读信时,胥子伍多次提及这样的话: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捐献队伍,挽救更多的生命,他们太需要这份帮助了。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失去造血功能的白血病患者来说,就意味着可获得第二次生命。胥子伍老师的无私捐献,为患者送去了新生的希望,这一大爱善举令人尊敬,让人感动!”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书万为胥子伍点赞。

  胥子伍也因此成为盐都教育系统首例、盐都区第6例、我市第48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获评2018年第三季度“盐都好人”。

  “肯吃苦、善动脑、有爱心”是许多同事对胥子伍最深刻的印象。

  在胥子伍的努力下,他所教的学生进步明显,任教的班级被评为“市先进集体”,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盐城市教育系统“新长征突击手”、“优秀班主任”和盐都区“优秀教育工作者”。

  “他的这些爱心行为对学生、对老师都是一种无形的德育。”时杨中学校长顾舟山如是说,“我想‘育人好,师德高’说的就是胥老师。”

  据介绍,“十佳校园故事”是从全省教育系统“一所学校,一个故事”征集活动中遴选产生的。该项活动是经省教育厅领导同意,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江苏省教育新闻工作者协会于2018年5月起面向全省教育系统发起,共征集到故事800多个,经评审,共产生十佳故事和十佳故事提名各10个。

  记者陆荣春

标签:盐都区;捐献;白血病患者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