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市举办首届“生态卫士”颁奖典礼 五人光荣当选
2019-05-31 22: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程光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31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作别康河的水草/曾经消失的种群/在一个世纪后/重回祖先的栖息地/从‘拼命三郎’到‘二十四孝奶爸’/他亲历 一代鹿王的‘加冕’/从此/奔跑的瑞兽/在东方湿地之都/呦呦鹿鸣/那引吭的高歌/不再惧怕/是因为/守护/有他挺拔的身姿”5月31日下午,盐城市首届“生态卫士”颁奖典礼在市图书馆举行。这段组委会写给“麋鹿守护者”卢兴保的致敬词和他的故事一起,感动了现场的所有人。

  今年60岁的卢兴保是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1986年,39头麋鹿从英国回归大丰。那一年,卢兴保刚好27岁,怀着满腔的热血来到了这片热土,与麋鹿为伴,一干就是33年。

  80年代的保护区,各项基础设施都十分简陋,吃水要用拖拉机到25里外的镇上去拉,脚下是泥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987年,麋鹿回归后的第一个产仔年,为了记录母鹿的动态,记录重要时刻,卢兴保手拿纸笔,静静地伏在草丛中,顾不上蚊虫的叮咬,用两根细竹签撑着眼皮,一呆就是10多个小时,直到仔鹿顺利出生。

  1991年,卢兴保又开始了23年史无前例的麋鹿驯化工作。麋鹿野性强,驯养难度高,要长期和鹿吃睡同住,刚开始时,麋鹿东躲西藏,把他当作敌人,他经常被麋鹿蹄子踢到,腿上、肩膀上、肚子上、甚至脸上,都留下过麋鹿的红蹄印。功夫不负有心人,卢兴保驯养的麋鹿能够跟游客零距离的互动。“说实话,我跟这头鹿相处比跟儿子独处的时间都长。”

  同33年前相比,保护区麋鹿数量增加了100多倍,麋鹿膘情有了显著提高,麋鹿种群数也得到了有效发展……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保护区也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先进集体”等一项又一项国家级荣誉。而这一切,离不开卢兴保的汗水和泪水。

  当天的颁奖典礼上,共评选出五位“生态卫士”,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是有着一样的情怀,他们的事迹一样让人动容。接过全国首位“环保烈士”徐秀娟的接力棒,坚守滩涂35年,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研究员吕士成不仅完成了徐秀娟烈士生前未能完成的课题,还先后完成和参加完成省级以上课题30余项,成为我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收回塘口、补植芦苇,为震旦鸦雀等珍稀鸟类提供栖息的天堂,盐城市湿地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工程师田伟通过“退渔还湿”,推动九龙口湿地公园成为盐城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我守着孤岛,鸟儿守着我”,使小岛成为万鸟天堂的滨海县现代农业园区夹堆村村民于连富将鸟儿当作自己的儿女,深情演绎“老人和鸟”的故事;重庆移民、东台黄海海滨国家森林公园职工冯坤乔扎根林场,种茅草、栽刺槐、植水杉,硬是和无数林场人一起,在盐碱地上造出数万亩湿地绿洲。

  此次评选活动,在全市选树了一批“徐秀娟式”生态卫士,意在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擦亮盐城绿色品牌,让绿色发展引领盐城高质量发展,在长三角城市群率先打出生态盐城的“金名片”。(现场供图:盐阜大众报全媒体记者 王亚洲)

标签: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