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浙江宁波的新四军女战士柳流,在抗战时期远离家乡,来到盐城,在新四军军部卫生队工作。1941年3月,日军飞机轰炸盐城,柳流不幸中弹,英勇牺牲,安葬在伍佑。近日,她的儿子姜战生委托陈宗彪,帮他寻找母亲的墓地,以便携子孙前来祭奠。
古稀老人思念母亲
前天上午,原新四军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陈宗彪给记者带来一封快递信件,寄信地址是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寄信人叫姜战生,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他委托我帮助寻找烈士柳流的墓地,我想通过盐城晚报帮你找平台,帮助一起寻找,尽力完成烈士之子的心愿。”陈宗彪说。
原来,早在1994年夏天,还在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工作的陈宗彪就接待过姜战生,当时姜战生来盐是为牺牲多年的母亲收集材料,他先后在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寻访母亲柳流的老战友、老首长。他在盐期间得到陈宗彪的全力帮助。1996年3月,姜战生收到由民政部颁发的认定柳流为革命烈士的证明书。
“姜战生母亲柳流牺牲在盐城,安葬在伍佑,这一点没有疑问。”陈宗彪说,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时间已过去78年,其间,烈士墓地几经迁移,现在已不知具体位置。姜战生在电话里向记者说起自己寻找母亲在伍佑墓地的目的,就是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找到母亲的确切安葬地,让子孙后代每年清明节,能来到伍佑扫墓,祭奠先烈。
母亲早年投身抗日救亡运动
姜战生寄给陈宗彪的快递信件中,包括几份柳流老战友写的证明材料,详细地描述了柳流参加革命直到英勇牺牲的光荣历程。柳流,曾用名柳斐芳,191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曾在上海一家烟厂做过工,喜欢唱歌,为人热情,富有革命激情。她于1936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经常在夜校宣传抗战,走上街头参加抗日游行示威活动。
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沦陷,柳流与丈夫姜庆湘暂时离开上海,回到浙江瑞安老家,继续组织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夏,姜战生出生,当时姜庆湘和柳流的许多革命同志都前往皖南参加新四军,他们夫妇二人也于当年11月,将姜战生留在老家由祖父抚育,他们前往皖南参加新四军。
姜庆湘被分在新四军军部《抗敌报》任编辑,柳流于1939年参加新四军第三期卫生训练班学习,分在军部卫生院工作。后姜庆湘到浙江金华国际新闻社分社工作,而柳流于皖南事变前夕,辗转千里,到达苏北盐城,仍在新四军军部卫生院工作。1941年3月,新四军军部遭受敌机轰炸,柳流重伤不治,英勇牺牲。
英勇捐躯安葬伍佑
据柳流战友薛和、陶植回忆:1941年3月,日军对苏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盐城遭受敌机轰炸,当时在新四军军部卫生处工作的柳流在城墙附近身负重伤:左臂被炸掉,肋骨炸断三根,肺部受伤严重,转移到后方医院——伍佑镇东关,一直高烧不退。几位老战友和领导前去看望,柳流表现出革命战士的坚强意志,毫不悲观。
柳流牺牲时年仅27岁。老战友左英回忆:当时由组织安排,将柳流遗体厚葬于伍佑东关附近。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伍佑的后方医院也撤离,伍佑被日寇占领。陈宗彪在接到姜战生来信后,曾与热心读者贾秀全、卞龙林等一起前往伍佑东关一带寻访,但获悉烈士墓早已迁移,具体在什么位置并不清楚。
姜战生因为幼儿时就离开母亲,现在自己也80多岁了,只能凭旧照片怀念母亲。“虽然柳流烈士牺牲78年了,但我们希望有知道烈士埋藏地点的热心人提供线索,帮助姜战生找到母亲墓地。”陈宗彪说,这是我们盐阜老区人民应尽的义务,让为抗战捐躯的英雄的后代,早日了却前往母亲墓地祭奠的心愿。
欢迎热心读者提供线索,来电请拨:13770088256(记者),17391257726(姜战生)。
记者程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