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1981年退伍的盐城老兵,有个叫高林的战友,至今没联系上,希望贵报帮助寻找。”前天上午,市民瞿文江来电,请求本报帮助寻找战友高林。他说,安徽老排长万代生和战友们都希望下次战友聚会时能见到高林。
瞿文江今年59岁,住市区新洋街道北闸村二组。记者在他家里看到了他与高林的合影。“那是1981年11月,我们那批战友即将退伍,大家合影留念,同年12月,我们就退伍回盐城了。”瞿文江指着合影:最后一排左起第三个就是高林。“他个头比较高,但年纪比我小,今年应该57岁。”
瞿文江介绍:1979年12月,100多名新兵从盐城县人武部应征入伍,当年北闸村一共有8名青年戴上大红花穿上新军装。同批入伍的高林,家住盐城地区纺织厂生活区,当年他只有17岁,虽然个头较高,但看上去比较瘦弱。这批盐城新兵先在安徽省阜阳市插花镇参加集训,还发生过一件令瞿文江永生难忘的事情。
1980年1月,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集训,新兵们开始进行实弹投掷训练,在训练科目考核时,大家都很兴奋,也有些紧张,因为都是第一次投实弹。一班有位新兵由于紧张,做投掷动作时,转身、后仰、振背、压腕、投弹这一套标准动作完成得不够好,手榴弹落在不到8米之外,导火索冒着青烟,眼看就要爆炸,连长和指导员一齐扑向新兵,同时高喊:“卧倒!”一声爆炸后,连长擦伤了脸部(检查后无大碍),其他人安然无恙。
“当时我和高林站在一起,我们一齐随声卧倒,起来后互相望望,心有余悸。”瞿文江第一次感到危急关头,党员干部必须冲锋在前的献身精神。他和高林交流:以后训练千万牢记要领,不能粗心大意。
新兵连集训结束后,这批盐城新兵编入安徽省军区独立师三团,瞿文江被分配到八连,而高林被分在另一个连队。1980年底,部队整编,组建为省军区勤务连,驻地改在霍邱县莫店圩农场。瞿文江和高林又被合并在该连,瞿文江任连共青团支部组织委员。高林在二排四班,排长万代生是安徽芜湖人,他对高林很关心。
瞿文江记得,连队帮当地老百姓插秧,当地稻田在山坡上,田块不成形,高低不平,泥土里还有大量的碎石块,非常扎手,大家手上都磨出血泡。排长万代生主动帮助高林插秧,尽量减轻他的工作量。“万排长真的像兄长对待弟弟一样,让我们都很感动。”瞿文江说。
1981年底,这批盐城战士退伍。近年来,独立师三团战友加强联系,编制通讯录,100多名盐城战友基本在列,但高林没联系上。老排长万代生在芜湖退休后,很关心高林的下落。今年4月初,又一次委托瞿文江帮助寻找高林。
瞿文江多方打听,但至今没找到高林。“转眼38年过去了,大家都想在聚会时见到他。”瞿文江希望热心读者,特别是住在原盐城纺织厂生活区的熟悉高林家情况的读者提供信息,帮助寻找他的下落。
有意提供信息者请联系:18605158030(瞿)、13770088256(记者)。
记者 程爱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