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九旬地下交通员追忆抗战往事 战斗旧址“古建寺”在哪?
2019-04-18 10:29:00  来源:盐城晚报  
1
听新闻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建立新中国,无数革命前辈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亭湖区五星街道有一名12岁当地下通讯员,为新四军和游击队传递情报,屡立奇功的英雄。他就是五星村村民,现年90高龄的王寿松老爹。

  自小贫苦多磨难

  五星村过去叫六合村,地处小新河、西伏河、大新河三河包夹之间,历史上经常遭受洪涝灾害。有句老话:“小雨一下水汪汪,大雨一下白茫茫。”1929年,王寿松出生在五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中。他的父亲名叫王雄甲,王雄甲在兄弟中排行老五。

  王家靠租种地主家的田地为生。家境贫穷,生活艰难。仅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田不足以养活全家人,王雄甲身高力大,经常跑到海边(现盐东镇一带)海滩上割杂草,挑回盐城卖草补贴家用。王寿松从小就跟随父亲去割草,吃苦受累,也练就了一身好筋骨。

  王雄甲直爽正派有反抗精神,加上身手矫健灵活,在乡邻中很有威信。1838年春日军侵略盐城,先是飞机轰炸后又纵火烧街,昔日繁华的街巷被毁,沿街房屋化为灰烬。目睹侵略者的残暴恶行,王雄甲恨得咬牙切齿。

  胆大机智当上交通员

  当年夏天,在南洋一带率领游击队抗击日伪军的彭保香,遇到去盐东打草的王家父子。他对王雄甲说:“你是有骨气的汉子,帮我们打鬼子吧!”王雄甲说:“你看我能帮你们做什么事?我听你的。”彭保香拍拍他的肩膀:“你利用去城里卖柴草的机会,帮我们送送信,通通情报。”

  王家父子就成了我党抗日武装的地下交通员。几年后,彭保香看中了瘦小聪明的王寿松,对王雄甲说:“他比你更适合传递情报,敌人不容易注意到他这样穿着破衣烂衫的小孩子。”从此,送情报的任务落到年仅12岁的王寿松身上。

  1941年,驻扎盐城的日伪军经常下乡扫荡,很猖狂。这年12月的一天,彭保香交给王寿松一个重要任务:把一封信送到日伪军驻地的地下工作者手中。王寿松接过纸条,折叠后塞在右脚脚丫里,穿一双茅草窝子,裹一件破棉袄,扮成一个拾粪的,背着粪篓子进城去。

  走到东闸桥头,把守哨位的日伪军凶神恶煞地喊道:“小孩子,干什么的,把衣服脱了!”上来一个伪军,用刺刀挑下他的破棉袄搜查。一股汗溲味加上粪篓子的臭味,刺激得日本鬼子捂住鼻子直挥手:“滚吧!滚吧!”王寿松趁机背起粪篓子,跑进城里,夜里他到县前街把信送到我党地下工作者手中。不久,这位姓藤的地下工作者击毙两个鬼子和一个叛徒,携带情报渡过大新河,回到抗日根据地。

  参与策反立大功

  1944年,抗战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当年秋天王寿松到建湖东南的一个叫古建寺的地方打短工,帮人家忙秋收。一天,他在皮岔河边打牛草时,不知不觉来到日伪军据点前,伪军小头目熊正清认出他来,在据点岗楼前跟他打招呼。

  原来,熊正清与王寿松两家是邻居,很熟悉。这一幕被新四军侦察员胡军发现,胡军找到王寿松,让他把熊正清约到河西岸谈话。次日上午,王寿松按照胡军布置,以割牛草为掩护接近敌据点,悄悄地叫熊正清到皮岔河边与胡军见面。当时伪军已人心浮动,经过思想动员,熊正清答应当我军内应。

  第二天夜间,我军指战员分乘十几条小船渡过皮岔河直扑东岸敌据点,伪军放弃抵抗。我军没费一枪一弹,攻克据点。胡军对只有15岁的王寿松说:“这一仗,你立大功啦!”

  想弄清“古建寺”具体位置

  新中国成立后,王寿松不计名利和报酬,甘当普通农民,投身家乡建设。他曾在五星村担任过副队长,为集体经济贡献力量。如今,他和老伴都年过九旬,勤俭持家,以良好的家风培养子女。

  近日,五星村挖掘本村革命故事,才了解到王寿松的事迹。前天下午,在王寿松老人的家中,记者看到这位身材不高十分清瘦的老人,却手脚利索,还能编织篮子。说起自己当年折叠好“鸡毛信”塞进鞋底,穿过敌人哨卡送到地下党手中的往事,他十分自豪。

  让王寿松记不清的是:1944年秋天,他参与策反伪军的“古建寺”具体在哪里。他只知道这个村庄属于建湖县,在龙冈西北皮岔河畔。王寿松二儿子王中庆曾整理过王寿松的故事,他分析“古建寺”可能是谐音,不一定是座寺庙。希望熟悉这一带地名的热心读者帮助寻找到这一地点。来电请拨:13770088256(记者)。

  记者 程爱春

标签:伪军;五星村;情报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