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围着“阳光图书角”看书。
3月29日,在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一(2)班的班级内,记者看到有十几名小学生正围着“阳光图书角”而坐,手里捧着图书认真翻阅。该班班主任李海珠说,图书是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捐赠的,孩子们可“宝贵”着呢。
公兴中心小学位于阜宁的西南,是一所乡村小学,700多名学生中,有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乡村的孩子,课外读物比较少,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得知后,有意为孩子们“书”送希望,建一“图书角”。
“为乡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建‘图书角’活动,是我们从2017年3月31日正式启动的。”协会会长梁宝华告诉记者,当年5月份,他们在乡村学校走访时发现,一些留守学生看到的图书比较少。回来后,他们就与协会的其他志愿者进行协商确定,在乡村小学以及教学点设立“阳光图书角”。在每个“图书角”投放不低于300册的图书,这些图书两个月一调换,保证孩子们看到新书。两年来,阜宁县“一缕阳光”志愿者协会已经在阜宁县12个村小及教学点建了“图书角”,还有一个建在东沟的“残疾人之家”。“阳光图书角”的书柜是协会志愿者捐资购买的,图书是各单位以及爱心人士捐来的。从2017年开始,从社会募集图书近5000册。据协会负责人崔九宁统计,捐献图书的有本市的,也有外地的。这次公兴中心小学建“图书角”的图书,主要是上海小码王编程、上海荆棘鸟公益发展中心、上海徐汇区图书馆等3家单位捐赠的。今年3月初,志愿者崔云飞在网站上发布了一篇关于“阳光图书角”的文章,被上海小码王编程公司一名工作人员看到后,联系其他两家单位联合向“一缕阳光”捐书,帮助建一家“图书角”。“3月10日我们收到从上海寄来图书450册,经过挑选,将300册适合小学生看的图书投放到公兴中心小学‘图书角’。”崔九宁告诉记者。
3月25日,志愿者们将图书送到学校,在一(2)班建起“阳光图书角”。阜宁县公兴中心小学在“阳光图书角”建立后,组织学生课外时间定期换班阅读。当天,“图书角”建好后,志愿者还向学生宣传了“雷锋”精神,讲雷锋的故事,并收集了44名留守儿童的“微心愿”,帮孩子们完成。
记者 郭敬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