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1月21日盐城讯 舞蹈2019年开门红、表演唱咱们农民笑起来、大合唱不忘初心……1月19日下午,盐城市阜宁县羊寨镇初级中学操场上,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汇演暨脱贫攻坚四类“十佳标兵”表彰活动成功举办。由19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评选出的10个优秀节目登台表演,40名去年新脱贫的农户典型别上鲜艳的大红花登台领奖,现场喜气洋洋,就像过大年一样。

乡村振兴,需要文化载体聚民心。阜宁县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将理论政策法规宣讲、文化服务、教育服务、科技科普服务、健康促进与体育服务等志愿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相结合,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努力让新思想走进千家万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
“如今政府提供的扶贫资金已经很多了,但贫困人口的人生规划、产业规划不是光有钱就能解决的。”羊寨镇党委书记张恩海说,“羊寨镇地处渠北扶贫开发重点片区,去年以来,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契机,通过各种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用群众身边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人物事迹,引导转变思想观念,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群众演、演群众,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演出让党的“好声音”传进了千家万户,更润物无声地促进了乡风文明,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以前根本没心思赚钱,总觉得当个贫困户也没什么丢脸的。扶贫干部上门指导,我也是 ‘袖手旁观’。但自从看了那个节目后,对比自己真感觉脸上无光。”北沙居委会贫困户黄长桂所说的节目就是镇西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演出的小品《改邪归正》。节目讲述的是贫困户李三坠破罐破摔甘于贫困,后在政府帮扶下,自力更生脱贫的故事。这个节目非常接地气,方言化的演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群众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思想转变过程。
“今天再次看到这个节目感触仍然很深,我想任何时候遇到任何困难,只要用积极心态去对待,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实现梦想。”黄长桂家中没有固定的收入,生活上很困难,被列一般贫困户。后在镇村以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购买一个助力车,到周边十乡八套去收废品,走向了脱贫之路。
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张恩海说,在打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脱贫攻坚“组合拳”的同时,该镇适时在低收入农户中评选孝老爱亲、重教立志、文明崇善、勤劳致富等四类“十佳标兵”,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动员引导低收入农户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不当贫困懒汉,争当脱贫模范。

“戴红花,上台领奖,我这是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啊。”今年48岁的蔡钢庆上有87岁的母亲需要照顾,下有13岁的孩子需要上学,他本人因严重腰肌劳损、腰间盘突出不能干重体力活,整个家庭无固定收入来源。“前年成为贫困户后,在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到镇扶贫办申请扶持资金2400元购买纯种黑母羊12只,发展黑羊养殖,去年底出栏黑羊35只,实现家庭收入2万多元,成功摘掉低收入农户的帽子。”正把奖品一台全自动洗衣机抱上三轮车的蔡钢庆兴奋地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把日子过的更好!”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农民精神风貌逐步改善。“今年是脱贫攻坚关键之年,羊寨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对于全县能否实现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羊寨镇镇长施宁琳说,该镇将继续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在低收入农户中组织“十佳标兵”评选,从精神上、思想上感染和教育贫困户,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高质量建成小康社会营造浓厚的氛围。(杨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