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精准帮扶见成效 淮海农场53户贫困户已有49户按期脱贫
2019-01-21 14:47:00  来源:盐城晚报  
1
听新闻

  收入稳定了,生活也安定了,久违的笑脸又绽放了……目前,淮海农场53户建档立卡帮扶对象家庭已有49户按期脱贫。昔日帮扶对象的生活质量正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从“要我脱贫”的身份转变到“我要脱贫”,在行动上更是迈出了坚实步伐。

  从被人照顾到服侍老人的家政工

  淮海农场四分场社区的陈国军,2004年因为在铲运工地做工和当保安时,两次突发疾病,家庭陷入困境,成为单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单位领导帮助下,他走上了从事家政工这条道路。“我现在生活得很有规律,不但解决了自身生活的难题,还成为大家竞相夸赞的好人。”近日,陈国军说。

  “只要把你的工作对象当作自身的父母来看,就没有照顾不好的病人。”陈国军时刻牢记帮扶干部对他说的话。自从2005年开始从事家政工至今,他照顾过的22位老年人中,最大的97岁,最小的也有72岁,最终还为19位老人送了终。

  陈国军每接手照料一位老人时,总要设法摸清老人的性格,并投其所好。有一位97岁的老红军喜欢听三国、说秦汉,他就从家里拿来书与老人一起探讨交流。陈国军还用自己推拿、按摩的手艺,帮老人康复身体,10多年来,帮助过3位突发疾病的老人转危为安。

  农场社区城西居委会由几百号人组成的工作群内,陈国军就是家政服务的招牌,往往前边一家为老人送了终,第二天他又被另一家老人的子女请进家里。“只要用情用心,生活就不会有问题。”对此,陈国军深信不疑。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家庭妇女

  习惯相夫教子生活的李海霞,没想到丈夫突发重病,耗光积蓄后撒手人寰,让一向腼腆的她不得不担起家庭的重担。让李海霞更无奈的是女儿上学需要一大笔学费,无业的她不知从哪儿才能变出钱来。

  李海霞的困境得到了社区的重视。“只要你勤快肯干,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分场社区主任王健上门找她谈心,让苦闷不已的李海霞看到了希望。在分场社区的帮助下,李海霞有了帮大队晒场、仓库站岗的工作,随后,大队又把10亩林地以优惠的价格承租给她,保证她每年有一定的收入,同时还把近7亩闲散的“拾边地”无偿给李海霞种植。

  更让李海霞高兴的是,公司工会还为她的女儿办理了学费资助,一次性支持学费2000元。公司工会在李海霞脱贫后,去年开春,为了拓展她的创收能力,还特地征求她的意见,让她参加了月嫂培训并顺利地拿到了就业证书。“这实打实帮扶的背后,那可是真金白银啊!”李海霞说。

  从游闲汉到勤劳就业的养鸡工

  现年54岁的羌健因为弱智的缘故,享有低保,在精准帮扶开展后,单位领导便开导和鼓励他,自己动手来改变生活。在好心人的牵线搭桥下,羌健来到一家个体养鸡场打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喂饲料、捡拾鸡蛋、打扫卫生和帮助防疫等琐事,吃住在鸡场,每年还有一万元的收入。对此,羌健很是满足,小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

  以前父母健在时,羌健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过着吃吃玩玩的日子。随着父母先后离世,羌健的生活来源就没有了保障。单位的领导与羌健结成帮扶对子后,根据他身体的实际情况给他找了份工作。领导的关心帮扶,让羌健深受触动,他决心到养鸡厂去适应帮工的生活。

  每年羌健在鸡场的劳动所得就直接打进了羌健女婿的账户里,为他积攒下养老钱。虽然羌健不会理财,但算起经济和生活账,羌健逢人便说:“游手好闲混不来钱,出点力气弄个生活费没有问题。”如今,由于羌健勤劳肯吃苦也解决了鸡场老板找人帮工难的问题。

  陆军 记者 沈婷玉

标签:李海;生活;老人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