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城南新区3个街道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即将投运
2019-01-21 14:29:00  来源:盐城晚报  
1
听新闻

  去年7月,盐城城南新区黄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对外开放,这是全市率先建成的示范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中心为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社区食堂、助浴中心、健康小屋、日托中心、阅读中心等11个功能模块。在城南新区,还有新河街道、新都街道和伍佑街道3个街道级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运营。

  养老,攸关每个人。社区居家养老,是适合我们国情的较为成熟的养老方式之一。盐城首家示范性中心运行得如何,老人的体会怎样,有哪些示范意义?记者进行了探访。

  “每天都来上班”

  1月18日下午四点多,在位于城南新区东圣花园的黄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内的棋牌室里,67岁的田国峰和60岁的赵爱明对着一盘象棋杀得正酣。桌上,两只茶杯一包烟一个打火机,两人时不时还讨论几句。

  两人都是原印染厂职工,住在东圣花园同一栋楼同一个单元。田国峰孩子在南京工作,只有过年才回来,家里只有老夫妻俩。每天到中心下棋几乎成了必修课。“天天来‘上班’!”田国峰说,中心环境好,又安静,还有工作人员提供服务,是理想去处。

  “以前中心没有时,到处找地方玩。有了中心,就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了。”赵爱明正常是一个人在家,老伴给儿子家带孩子。“中午睡一觉,醒来打个电话,两个老搭档就‘杀’起来了,天天如此。”

  在两人对弈的隔壁,十来个老人围成几桌在打扑克,屋内开着空调,很暖和。像田国峰和赵爱明这样每天到中心“上班”的老人,在东闸社区还有不少。三五熟人,下棋、打牌等,就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半年助餐2300人次

  “你好,今天我订2份午餐。”1月17日上午9点多,钱萍奶奶在微信群@管理员,随即得到确认。钱奶奶说,在中心订餐非常方便,“举手之劳解决了午饭的问题”。

  89岁的曾奶奶说,“有了中心,生活大变样。”曾奶奶独住在东圣花园一间车库内,过去常是“煮一锅粥吃几顿”,日子过得不容易。看到小区里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午餐,曾奶奶便成了这里的常客,运营公司知道曾奶奶的境况,不仅不收餐费,还打包给奶奶带回去,这样老人晚餐也解决了。几个月下来,老人体重增加了好几斤。

  据运营公司负责人肖松林介绍,日间照料服务主要是针对那些小区周边老人,熟悉了社区的生活环境,还能和左邻右舍吃在一起、玩在一起。以东闸社区为例,小区户籍老人500多人,常住老人近千人。从实际情况看,到中心来的主要以小区周边的老人为主。运行半年来,到中心就餐的老人在2300人次左右。同时中心还组织开展其他各类文体娱乐、健康体检等服务,吸引了众多社区老年人参加。

  未来会有更多更好养老服务

  养老一般有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候鸟式养老等,后两种主要针对少数失能半失能老人或有一定经济基础的老人。对于更多的老人来说,第一种是更理想的养老方式。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提出,新建住宅区按照每百户2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已经建成的住宅区由所在的县(市、区)政府按照每百户15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通过购置、置换或者租赁等方式调剂解决。从政府层面对“托老所”用房予以了保障,未来,小区内“托老所”将成为标配。

  黄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面积达600平方米,“一般的小区有一两百平方米就可以了。”肖松林说,这个中心现有专职服务团队9人,还吸纳了若干社区志愿者。将来其他社区服务中心运营,考虑建立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将大大减少用工成本,“目前是摸着石头过河,还处在亏损状态,但困难是暂时的,我们看中的是养老产业长远发展。”

  肖松林说,养老产业是个朝阳产业,也是个微利产业,需要长期经营发展。去年7月,他们公司入驻大数据产业园,同时接手黄海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就是希望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广大老人打造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养老院。

  “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养老服务要接轨上海的指示精神,我们正在和上海知名的养老服务企业对接,期待将可以为盐城广大市民提供更优质、规范、贴心的养老服务。”肖松林说。

  记者 江汉超

标签:上班;每天都来上班;老年人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