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1月6日盐城讯(闫春旭)“同学们,你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幸福安逸的环境中,没有战争,没有饥饿,特别是正值改革开放的好时代……”1月3日,一封署名为“抗战老战士陈克秋”的信寄到盐城工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吕祥手中。98岁抗战老兵陈克秋在回信中深情讲述了自己抗战从军的经历和对当代大学生的寄语。

98岁的抗战老兵为什么会给大学生写回信呢?原来在2018年4月11日,该校人文学院举行了《扬“抗大”精神,做“抗大”传人》专题报告会,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副馆长陈宗彪从抗大五分校谈起,介绍了抗战老战士陈克秋的革命事迹。
会后,同学们感受到了当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纷纷表示希望给陈克秋老人写一封信来表达对老战士的尊敬之心、关爱之情。最终,在人文学院党总支的帮助下,顾仁凯、施雪梅、柳丽华、季舒瑶、徐莹、曹洁、刘雨璇等7名同学将自己写的信寄给了居住在南京的陈克秋老人手中。
“当第一次听到您的事迹的时候,我感到了震惊。”人文学院大二学生刘雨璇在信中给陈克秋老人写到,看惯了电视里男子们血战沙场,品够了英雄们的杯杯血泪。没有想到,其实巾帼不让须眉。
1921年出生的陈克秋是一名新四军老战士。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让中华大地山河破碎。正在温州省立中学读书的陈克秋,内心愤慨不已,在1938年的一个夜里毅然离校,远走几百里参加了新四军,并于1941年担任新四军财经部金库主任和江淮银行金库主任,1955年转业到地方政府工作。

“希望当代大学生要珍惜这经几代革命先辈流血、流汗争取到的幸福生活。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陈克秋老人在信中说,她作为一个参加革命80年的老同志,殷切地希望当代大学生能够努力将自己锻炼成品学兼优的优秀人才,使无数革命先辈未竟事业得到很好的传承。
“太感动了,老人年龄那么大了,竟然会亲笔给我们写回信。陈克秋老师抗战时期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让我十分敬佩,看过后有几位同学都哭了。”顾仁凯是写信的7名大学生之一,在读完陈克秋老师的回信后,他表示一定谨遵老人的谆谆教诲,努力学习继承陈克秋老师的革命精神。在学校努力学习,在社会上做一个爱党敬业的人,不辜负老人对当代大学生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