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远程医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达80%
2018-12-12 09:03: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血气分析仪、四维彩超、螺旋CT”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线上预约挂号……改革开放40年以来,盐城市医疗卫生事业飞速发展,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家住亭湖区黄尖镇新闸村三组的村民杨翠英今年70岁,在她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都流行“小病忍、大病扛,有病没钱见阎王”这句话,要看病最多就是去村里的卫生室开点药。

  杨翠英口中的卫生室,是新闸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前身。从改革开放至今,卫生室进行了几次迁移,所设科室也随着重建不断完善,尤其是我市将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纳入民生实事工程后,亭湖区卫计委按照省示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要求,对村卫生室进行了新建。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面积近200平方米,室内设施一应俱全,在分设药房、预防保健室、观察室、治疗室、换药室等区域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康复室、处置室、健康教育室。

  如今,这个离她家走路不到15分钟的村卫生室,对杨翠英来说非常方便。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她,以往病发时都要到步行至亭湖区黄尖镇中心卫生院治疗,而自从村里新建了村卫生室后,对于一些小病和只需要简单护理的慢性病,在村里就能解决了。

  这样的变化不只是发生在新闸村。近年来,我市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后,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创新举措,有力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工作,真正实现了医疗惠民,让百姓享有幸福健康。2015年至2017年,共投入了12.57亿元,完成了157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605个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共建成全国百佳乡镇卫生院1个、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43个、全国优质服务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个、国家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74个、省示范村卫生室352个,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今年又新增11个省示范乡镇卫生院、133个省示范村卫生室。

  从只会打打针看看病的“赤脚医生”,到如今要下基层服务居民的社区医生……从事45年村医工作的李云定,亲历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变化。

  1973年,李云定被分配到阜宁县三灶镇掌李村卫生室工作。据他回忆,那时候卫生室医生护士一共就2个人,打针、发药、收钱……什么都要干,由两间土房构成的卫生室里,除了放置药品柜和坐诊桌外,卫生室里的床不仅是病号床还是医生护士休息的床,而就诊就靠着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看病。

  “当年出诊都是骑着自行车背着药箱,印象最深的就是不锈钢针头用完了都要放到煮沸的开水里消毒后再使用,现在的这个医疗条件,在过去做梦也想不到。”李云定说,现在的村卫生室给他的感觉就是“高大上”,不仅面积扩大了很多,对病床、输液椅等进行了更换,还新增了心电图、针灸治疗仪、红外线烤灯等设备,卫生室的条件好了,老百姓来这儿看病也舒心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向前,改革发展成果丰硕。1983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683个,卫生技术人员14087人,床位12356张;1990年起,全市医疗机构总体呈增长趋势,2005年,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84个,卫生技术人员19665人,床位14995张;2017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3214个,卫生技术人员40857人,医疗机构床位39985张,分别是1983年的4.7倍、2.9倍和3.2倍,覆盖城乡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不断完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高,基层医生的职责慢慢由治疗为主变成以指导健康为主,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渐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部分。我市聚焦国家、省规定的四种病(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和“七种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城镇低保人群、计生特殊困难家庭、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扎实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取得显著成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入选全国深化医改35个重大典型经验和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十大创新举措,在全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现场推进会上作交流。

  2016年,李云定参加“家庭医生”签约及系统培训后,走村入户,与居民签订家庭健康服务合同,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及时提供用药指导,为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

  签约服务的实施,融通了村医服务的渠道,变坐门候诊为上门巡诊,打通了医卫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帮助群众实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慢病早管”。

  入冬气温降低,家住盐都区潘黄街道的市民胡友清感觉喉咙不舒服,一大早他就来到市第三人民医院南院就诊。到了门诊大厅,在医院工作人员引导下,他扫描了医院的“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公众号二维码,在注册了账号,并与医保卡绑定后,他直接到耳鼻喉科就诊,省去了排队挂号和就诊排号的时间。

  据市第三人民医院信息科有关工作人员介绍,患者第一次使用移动医疗服务平台需要到医院进行实名认证,绑定医保卡、就诊卡后,可在院外实行预约挂号,减少在窗口排队等待时间。“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涵盖了智能导诊、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就医评价、检查检验单查询等功能,并且线上支付率先接入医保支付接口,方便患者线上使用社保卡。通过线上“移动医疗服务平台”,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增加了患者与医院的沟通渠道,使医疗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这是我市医疗改革的一个缩影,借助互联网,医院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老百姓看病越来越方便,就医体验得到大幅改善。近年来,东台以市人民医院为龙头,全面建成智慧医疗五大服务中心(影像中心、心电中心、远程会诊中心、临床检验(病理)中心、集中消毒供应中心),面向全市23个镇级卫生院、328个村卫生室提供服务。自2017年以来,影像会诊系统上传中心影像23508例,远程会诊逾千次。新建的互联网医院已有66名副主任医师以上医生注册,营建与智慧医疗体系相匹配的就医环境和服务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上门送医、送护、送药。该市“互联网+医疗健康”荣获世界健康城市创新发展奖,“东台市五大信息中心建设”荣获全国基层卫生信息化应用创新大赛硬件类一等奖。

  此外,我市还深化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建设。依托省健康专网和市卫生专网,9个县(市、区)和辖区内二、三级公立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接入省、市、县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和二三级医院互联互通。对已经建档并使用的健康档案,通过访问区域信息平台、居民就诊病历等途径,核实、更正、完善相关信息,及时规范更新电子健康档案内容,确保居民健康信息全面、完整、准确。截至目前,我市区域健康平台现有规范建档数653.5万条、诊疗数据4.04亿条。

  同时,在实现市一院、市妇幼保健院与7个县(市、区)(除盐都、亭湖)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所)远程会诊系统互联互通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提高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层次、内涵和覆盖率,组织各县(市、区)全面推进远程会诊中心、影像诊断中心、临床检验(病理)中心、心电诊断中心和教育培训等“五大中心”系统建设,全市远程医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覆盖率达80%,在村卫生室覆盖率达47%,全市远程医疗服务50.5万人次。

  记者 赵伟伟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