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11日盐城讯(陈希 沈娟 郭敬雷)季祥,现为盐城市大丰区公安局法制大队刑事案件审核中队中队长。从警14年以来,不论是案件侦查,还是案件审核,他始终保持“细节决定成败”的执法理念,从小处着手保证执法质量,先后多次被评为大丰区公安局“十佳执法能手”,“大丰区十佳青年民警”称号。
裂变:一起案件100次的请教
14年前,毕业于吉林大学的季祥通过考公务员考试进入大丰区公安局法制科。虽然在大学里学的是法制专业,但他对于公安专业的知识还是欠缺的,为了补齐短板,2006年他主动要求到一线去,到城北派出所当了一名基层民警。
2007年,辖区内的一家浴室楼下发生一起53人的聚众斗殴案件,造成3人轻伤,当时接处警的正是季祥。第一次面对这么大的案件,季祥感到了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不足,他一边抓捕嫌疑人,一边录口供形成卷宗,把已经形成的卷宗送往检察院检察官的手中的同时,一面请教检察官需要补办的证据及材料。“这一起案件我就跑了不下100趟检察院,最后检察院的门卫都以为我是本院的工作人员了。”季祥说从这起案件中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是这100多趟,让他从一名“非专业”裂变成“专业”。
2014年,他任大丰区公安局法制大队刑事案件审核中队副中队长。10年的磨砺,让他成为行业中的“高手”。2015年,大丰区公安局小海派出所抓获一用毒镖射杀狗进行贩卖的团伙,当初办案民警将这一团伙定性为盗窃,但卷宗送到季祥的手中后,他认真分析了案件,认为定性不准确,这一团伙主观用意为用毒镖射杀狗后销售给他人,应该定性为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他把自己的意见反馈给办案民警,大家都认为他的定性更为准确,最后该团伙也以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法院顺利判决。
机智:巧妙拿下证据
为了确保办案民警大案取证规范化、无差错,季祥无论是2014年到法制大队刑事案件审核中队做副中队长,还是今年8月份任中队长,他都提前介入指导案件办理,指导取证工作开展。今年7月份,大丰区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对一伙以裴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开展调查,由于案件周期跨度长,涉及到百余人,加上犯罪嫌疑人裴某前科累累,反侦查意识极强,案件一度陷入僵局。季祥在关键时期加入专案组,提前介入审查中,面对审讯时裴某的一言不发,季祥不断寻求突破口,当了解到裴某江湖习气较重、看重所谓的“老大面子”等特性后,于是他和办案民警巧妙运用“激将法”、“敲山震虎”等审讯技巧,让裴某开口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案件得以顺利侦破。
2016年,有群众举报城西一小作坊用有毒物质加工猪头肉,且每天的销量比较大。当办案民警赶到那家小作坊周围时,发现小作坊大门紧闭防守严密,办案民警怕打草惊蛇对方毁灭证据,就不敢硬闯。季祥知道情况后主动介入,提出该案中取得物证的重要性,让办案民警在嫌疑人送货的必经之路蹲守。凌晨三点,嫌疑人将加工好的猪头肉往市区送时,被民警抓个正着,顺利取到加工过的猪头肉。季祥立即安排将猪头肉封存并送食品检测站检测,在有力的证据支撑下,该案被办成了铁案。
在季祥的提前介入的近百起大案中,无一起案件取证有差错,嫌疑人都被绳之以法,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良好口碑。
愧疚:孩子抱怨他是“客人”
顾名思义,审核重在“审”。4年3000多起案件且无一差错,需要占用季祥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每起案件无差错,季队长把每起案件的卷宗都翻烂了,他从来没有在深夜1点前离开办公室。”同事张建飞这样说。由于经常熬夜动脑筋,4年前还是梳着个小分头的季祥,如今因为掉发剃了“平顶”,前脑的三分之一已经秃顶了。旁人也怎么不相信,季祥今年只有37岁,说他是“小老头”一点都不夸张。
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季祥对家庭的愧疚。妻子生孩子时,他正在出差;如今每个月待在家的时间不到10个小时,孩子抱怨他是“客人”,不愿意跟他说话……可无论怎样,家人都无怨无悔地支持他的工作。刑事案件审核工作,是当事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的最后关口,无疑也成为当事人及其家属亲友关注的重点。季祥面对各种说情和利益诱惑,始终与家人一起安守本分,不为高利所动,不为重金所惑。2017年6月,大中镇海丰村犯罪嫌疑人唐某等人因无故殴打他人被刑事拘留。唐某亲友通过关系找到季祥请求在审核时手下留情,并送重金到其家,被季祥和家人严词拒绝。“家人的理解,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季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