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难忘50年前老班长真情帮扶 盐城孙先生寻老战友王跃发
2018-11-07 11:03:00  来源:盐城晚报  
1
听新闻

  “退休后特别怀念当年军营生活,想见见老班长。”近日,家住城南新区的孙先生与本报记者联系,希望通过本报寻找50年前在北京服役时的老班长王跃发。“他是第一个教会我列队走正步的军人,对我后来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希望在古稀之年能再见面叙叙战友情。”

  据孙先生介绍,1969年3月,他从阜宁县入伍,到北京北苑4580部队81分队四班服役。时任班长王跃发,1965年从河北滦县入伍。他一米七的个头,面色黄里带黑,表情严肃,做事认真仔细。对新兵要求既严格又热情。

  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条件艰苦,能从农村走进军营,是许多青年追求进步的重要途径。孙先生是农家子弟,父母都是农民,家中姊妹7人,靠种田为生,全家挤住在两间破旧茅草屋内,平时难得吃上鱼肉荤菜。穿上绿军装后,孙先生立志当一个好兵,不辜负亲人的期待。

  在部队里,无论新兵训练还是平时整理内务,孙先生都积极肯干,这让王跃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位老班长也经常教育孙先生:当兵就是别怕吃苦,一切都要从严要求,从站好队列、走好正步开始,争当先进士兵。每当看到孙先生想家时,老班长就主动找他谈心,安慰他:好男儿就该扎根军营,干出成绩,才能孝敬父母。

  “1970年夏天,部队在清河农场插秧时,连日重体力劳动,加上缺少休息,我腹部长了一个疖子,鼓着脓。班长强行带我到团卫生队作了处理后,安排我卧床休息,不准我参加生产劳动。”更令孙先生难忘的是,王跃发还在班务会上表扬他带病痛坚持生产劳动。作为一名新兵,孙先生受到极大的鼓舞和安慰,激励他更加努力上进,事事争先。

  入伍3年后,孙先生光荣入党。就在他不断取得进步时,1971年春天,王跃发退伍了,为支援“大三线”建设,随一批退伍战士集中安置到陕西省汉中钢铁厂。由于部队训练任务多,加上当时通讯条件限制,自老班长退伍后,孙先生就与他失去联系。老班长离开部队后,孙先生提干,后来当上团参谋长。直到1987年,转业回盐城地方工作。“在部队相处虽只有两年时间,但班长对我关爱之情永生不忘。”

  据战友提供的信息,王跃发住址在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略阳钢铁厂。但孙先生几经询问,仍未能与他取得联系。孙先生退休后组织盐城战友互助联谊会,每年建军节都相聚,叙战友情,帮助战友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困难。想到自己也都是古稀之年,他想借媒体一角,找到老班长,尽快通上电话,重叙战友情。“我想登门拜访我在部队的领路人,了却我多年的心愿!”

  希望知道王跃发具体信息的热心人士,与孙先生或本报记者联系,帮助孙先生寻找到这位老班长。联系电话:13961996228(孙)、18951556155(孙)、13770088256(记者)。

  记者 程爱春

标签:班长;先生;部队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