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这对夫妇一次性捐出100万元积蓄资助困难学生
2018-10-08 11:13: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10月6日,盐城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学生谢明阳给“爷爷奶奶”打电话,汇报新学期学习情况,感谢包斌、陆一军夫妇资助她学费。

  5月30日,盐城师范学院93岁高龄的离休教师包斌及其87岁的妻子陆一军,捐出他们多年积蓄下来的100万元,在学校设立助学基金,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谢明阳是受助的20个学生之一。

  7月2日,盐城师范学院作出决定,在全校开展向包斌夫妇学习活动,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不忘初心、艰苦朴素、无私奉献的精神。当月,包斌、陆一军被评为“盐城好人”。

  “发给我们的钱总感觉是人民的、是国家的,从哪里来就应该回到哪里去。”

  ——捐出100万元积蓄,设立助学基金资助困难学生

  盐城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黄顺荣见证了这件事的全过程。去年3月底,他代表学校去慰问离休后定居在徐州新沂的包斌时,老人向他提出捐资助学的想法。“包老当时竖起一只手指头说,要把老两口的积蓄捐给学校。”

  “我当时还在想,是1万还是10万?”包斌确认是100万元,黄顺荣心里咯噔了一下。“但包老说,钱还没够数。”

  今年3月16日,黄顺荣再次前往慰问,包斌拿出夫妇俩的工资存折说“钱凑齐了”!

  从事离退休工作,黄顺荣了解包斌夫妇的情况:“100万!对于有钱人来说,也许不是个事。而两位老人,是平时省吃俭用,花30多年才积蓄起来的呀!”

  “陆老也是这个想法吧?”面对包斌拿出的存折,黄顺荣当场试探陆一军的态度。

  陆一军的回答干脆利落:“把钱捐出去,我们商量了很长时间,两人思想高度一致。”

  根据包斌夫妇的意愿,他们每年捐助盐城师范学院20名困难学生每人5000元学费,直至毕业。学校专门为此拟定了捐赠协议和资助办法。

  “今天,我们终于了却一桩心愿,可以帮助一些孩子安心把书读完了。”5月30日,在学校举办的捐助仪式上,包斌说出心里话,“发给我们的钱总感觉是人民的、是国家的,从哪里来就应该回到哪里去。”

  当天在现场,谢明阳拉着陆一军的手,感激地说:“这份爱心资助,不只是钱所能衡量的,对我更是精神上的鞭策与鼓励。”

  “父母亲可敬之处在于自己勤俭节约,却把所有的钱资助社会。不为名不为利!”5月31日,包斌远在美国的大儿子包刚,看到两位老人善举的报道后,在名叫“陆家军聊天室”的家庭群留言,“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赞助,但是他们尽最大努力的一次。伟大的爸爸妈妈!”

  做了善事,包斌、陆一军却很低调。“早知学校动静这么大,就把100万元分5次捐了。我们的本意就是把钱打到学校账户上,什么仪式都不要搞。”6月2日,在回新沂的路上,包斌与黄顺荣交流时夹带着自责。

  “我们俩经历过贫苦生活,更能体会困难学生求学不易。”

  ——默默资助他人30多年,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

  “房子是15年前的建筑,100多个平方,外带不到20平方的小院子。”9月15日,在新沂一个叫“沭滨”的老小区内,黄顺荣指着一栋旧楼,口中略带些风趣,“这里就是捐款的‘百万富翁’住的地方!”

  包斌、陆一军虽然都是离休干部,工资相对较高,但他们从不铺张。在他们家环顾一圈,最值钱的也就是客厅里的一台彩电。

  餐桌上,两位老人的午餐是一小碗土豆炖牛肉,外加一碟凉拌干丝。

  午饭后,陆一军在厨房里收拾锅碗,包斌打扫餐厅。虽都是高龄老人,但两人至今没有请保姆。包斌摆摆手:“自己还能动,不花钱找人。”

  包斌喜欢写诗词,经常义务帮新沂老年大学学员改作业。在包家,听说两人捐出100万元,老年大学教师张继鹏“搜”出两张用电线缠、木条镶、修了又修的小方凳,“节省成这样!你这是何苦呢?!”

  “你看,这苍蝇拍柄断了,用树枝扎起来再用。浇花的水舀子是自己用塑料瓶做的。就这点小钱都舍不得花!”拿出一件件日常用物,张继鹏对包斌夫妇一脸不理解。

  见旧物件被越摆越多,包斌赶紧拉张继鹏坐下:“能用就行。”

  “你太抠了,袜子破了还补了再穿。现在谁还补袜子啊?!”张继鹏不依不饶。

  自己省吃俭用,但对有困难的家庭出手很大方。离休后,两人先后资助过10多名困难学生。书房里,有包斌存着的部分受助学生来信。

  阜宁县芦蒲中心小学学生杨维玲1996年8月给两位老人来信:“敬爱的包爷爷、陆奶奶,开学我就上六年级了,我会记住你们的话,刻苦用功,拿好成绩来报答你们的深恩。”

  1999年,包斌回老家探亲时,得知双胞胎男孩葛团、葛结父亲病故,母亲一个人支撑家庭,交不起学费。他当即资助。懂事的兄弟俩也定期写信来汇报学习情况。

  与信件摆在一起的还有一张张汇款回执,这都是先前捐给各种有需求的人的。陆一军估算:“这些钱不少于10万块。”

  “我们两人在旧社会经历过一段贫苦生活,更能体会到困难学生求学不容易。”时间长了,包斌夫妇在寻找资助对象时也遇到过尴尬事,甚至被骗过。“现在把钱放到学校,就能更好地帮助困难学生了。”

  “没有党的领导,国家不会这么富强,我们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国家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对国家的贡献。把钱捐出来,是感谢党、感谢国家!”

  ——不忘初心,离休前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实现27年的心愿

  包斌出生在宿迁一个农民家庭,早在读书期间就随中共地下工作者来盐城工作,后加入渡江战役工作组,并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团。1969年,他转业到盐城工作,1987年在盐城师范学院离休。

  与包斌一样,出生在徐州的陆一军也因战事辗转求学,并在途中参军,后转业到原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任教师。

  无论在部队,还是地方,包斌夫妇都是单位的楷模。用包斌的话说,不管在哪里,都认真干,入党不入党都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包斌夫妇的善举,在他们的同事、好友看来,是“常事”。

  陆一军的同事韩士生记得,1974年家里建房时,陆一军就让他们才上小学的大儿子帮助做小工。陆一军则说:“那时大家都很困难,能帮就帮帮吧。”

  在盐城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处综合科科长蔡玉霞的记忆里,包斌多次向社会捐资献爱心:汶川大地震他捐了4000元特别党费,阜宁“6·23”特大龙卷风灾害捐了1300元……

  最让蔡玉霞感动的是,90岁前,包斌每次都坚持自己坐火车来学校交党费,留他吃顿饭他都拒绝,不肯花单位一分钱,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

  “没有党的领导,国家不会这么富强,我们也就没有这样的待遇。国家给我们的,远远超过我们对国家的贡献。把钱捐出来,是感谢党、感谢国家!”面对好评,包斌、陆一军一脸坦然。

  包斌至今收藏着当年的一套军装。2004年,他拿出来让6岁的大孙子包海涛穿着拍照留念,给孩子讲过去的历史。在大儿媳华蒙看来,公公婆婆为他们传下了好家风,现在美国的包海涛也经常资助非洲难民。

  陆一军有个弟弟家庭相对困难,她为此专门建了一个微信群,动员子辈、孙辈们一起资助。她说,要让相互帮助成为大家庭的好传统。

  早在1960年,包斌在部队里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但那时因家庭有海外关系,没能加入组织。离休前,他再次递交入党申请书,才实现他追求了27年的心愿。

  已经退休了,又不能提拔,还入什么党?支部大会上,有人不解地问包斌的入党动机。包斌的入党介绍人、盐城师范学院退休教师周琨良记得,当时包斌语气斩钉截铁:“动机只有一个,就是认同共产党的信仰!”

  5月30日捐赠后,同学们请包斌、陆一军走进教室,重温课堂教学场景。站上讲台,包斌激动地在黑板上写下“不忘初心”4个字。“不忘初心,对你们来说,就是好好学习,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记者 周俊 陈和洲

标签:求学;生活;盐城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