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风光渔互补”致富盐城农民 每亩鱼塘年收益超5000元
2018-09-05 10:07:00  来源:盐阜大众报  
1
听新闻

  记者 王彦

  9月3日下午,建湖县建阳镇荡中村芦苇荡滩,渔民乘舟穿梭在太阳能电池板间,为湖中的鱼苗撒食……

  “这里是我们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一家‘风光渔互补’光伏电站。”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毛希玮介绍,该项目立足当地土地紧缺、湖网密布的特点,通过与当地运维承包商及水产研究所合作,由专门的养殖企业在电池板下养殖喜阴鱼类,打造“渔光互补”产业园,实现一产养殖、二产光伏发电、三产观光旅游的综合开发,开创了“水面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该项目投产后,累计发电4.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4.4亿元、利润1.06亿元。每年可以节约标煤2.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6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227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6万吨。”毛希玮告诉记者,“风光渔互补”项目还成了当地农民致富的“新路子”。“目前,附近有80多位农民在光伏电站就业,每亩鱼塘的年收益也均在5000元以上。”

  东台沿海,也有一处“风光渔”一体化电站。9月4日上午,一望无际的滩涂上,一幅蔚为壮观的新能源立体开发图卷次第展开:空中,几百台大型风车迎着海风旋转;风车下,成片成片的蓝紫色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电池板下,是数千亩的鱼塘,鱼虾嬉游其间……

  “我们的光伏发电项目也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滩涂风光电产业基地,属于国家政策鼓励并扶持的并网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中节能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区综合管理中心负责人罗朝中介绍,该项目装机规模为78.8兆瓦,利用滩涂2800亩,渔业养殖1200亩。项目运营以来,创新性地把光电、养殖两个产业巧妙组合,形成了上有光伏发电、下有水产养殖的产业景观。“仅这一项目,每年平均上网电量约为1亿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少碳粉尘排放量2.7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500吨。”

  建湖和东台的“风渔光互补”项目是我市广泛推广“新能源+”商用模式的典范。“我市沿海空间大、岸线长、滩涂多、风能光能资源丰富,借助‘风电和光伏+’综合利用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构建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基地,一些创新的开发利用模式还能不断拉长新能源产业链条,提升我市‘风光’含金量。”市发改委能源处处长丛洪深说。

  江苏丰海新能源淡化海水发展有限公司在大丰建成的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生产线,是我市综合利用“新能源+”的另一种模式。

  9月4日中午,从丰海新能源副总经理许卫国用手机拍摄的视频上,记者看到海南省三沙市赵述岛上,一台100千瓦的风机叶片迎风转动,地面上的400块太阳能电池板静候阳光,两个各10吨容量的储水罐里,淡水水位缓缓上升……

  “通过我们公司生产的风光互补集装箱式智能微网海水淡化系统快速运转,输进去的是海水,流出来的却是达到瓶装纯净水标准的淡水。”许卫国介绍,智能微电网海水淡化系统相当于把一个“微缩版”的海水淡化工厂搬到了赵述岛,可日产淡水100吨,供600人一天使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为海水淡化设备提供足够的电能,用不完的电可储存在蓄电池组里,三者通过智能微电网控制,可有效保证淡水正常供应。”

  丰海新能源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实施马尔代夫援助项目。“整个项目一共要安装5套100吨智能微网海水淡化系统,其中用于卡西度岛和库兰多岛的两套设备已经生产好,9月末发往马尔代夫,待当地土建施工结束后,即可进行安装,争取年底前产水。另外3套明年可以安装到位、产水。”许卫国说。

  新能源产业要想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拥有更智慧的大脑。因此,新能源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是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内在要求,是绿色智慧能源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江苏金风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全省率先迈开这一步,在大丰区实施了全省首个智能微电网示范项目。

  该项目总容量2.196兆瓦,包含一台2.0兆瓦风机,一台100千瓦风机和96千瓦光伏,配有铅碳蓄电池以及金风科技自主研发的能效管理系统。“智能微电网是分布式能源最有效的技术集成方式,它可以将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负荷特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增强与电网的互动,也可对用户的用电负荷实时监控,根据用户实时用电负荷情况,通过能效管理系统,指导科学用电,智能自主调节发电设备和输变电设备,从而提升用户电能质量和用电效率。”金风科技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为440万度,所发电量供应园区企业使用,自用率达95%,为企业平均每年节约电费支出48.52万元。

标签:新能源;太阳能电池板;智能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