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盐城东台:全力打造乡村振兴东台样板
2018-08-10 10:4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杭太升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8月10日盐城讯 近年来,盐城东台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紧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定位,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先后获得国家级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全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市和省发展高效农业成效显著市等称号,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一板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排名全国第一。央视新闻联播、江苏新时空等媒体多次报道东台“三农”工作特色做法。2017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210.9亿元、农业增加值103.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431元,继续保持苏北第一、苏中领先。

  实施四项工程,助推产业兴旺。

  一是做强设施瓜菜产业。该市常年种植瓜果蔬菜145万亩次,粮经比达到6:4,瓜菜总产量400多万吨,产值65亿元,规模及效益全省领先。其中,设施瓜菜67万亩,规模及占比连续多年全省第一。大棚西瓜常年种植面积28万亩左右,年产量突破100万吨,产量规模全省第一,小果型设施西瓜全国第一。建成国家级西瓜标准化示范区,被命名为“中国西瓜之乡”。大棚青椒常年种植面积18.5万亩,总产量90多万吨,亩平效益8000元左右,建成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二是做精优质粮油产业。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20万亩,总产保持在100万吨左右,常年种植小麦80万亩、水稻60万亩、油菜16万亩,生产优质小麦35万吨、稻谷40万吨、油菜籽3.3万吨,种植规模和产量位居全省前列,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省亩产吨粮县。

  三是做优现代畜牧业。全市生猪常年饲养量150万头,牧业总产值超60亿元,连续20多年保持全省第一。家禽常年饲养总量5000万羽,饲养量位居全省第一。共同建立了农业、环保、发改、财政、土地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更新提升装备设施水平,推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模式。生猪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1.6%,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乳猪生产基地,“千禧福”牌冻乳猪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新加坡官方进口许可认证。被评为全国畜产品生产先进县、生猪调出大县。

  四是做响优质茧丝产业。全市桑园面积15万亩,年产优质蚕茧30万担,桑园面积、亩桑效益、茧丝质量等多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大力推行统一机械化养蚕模式,实施蚕桑高效示范户和亩桑万元培育工程,全市30%蚕农亩桑收入超万元。加大品牌拓展力度,将“东台蚕茧,一生‘丝’恋”宣传到全省、全国。东台6A级高等级生丝80%以上出口日本及欧美市场,出口份额占国际市场的40%。先后被认定为中国茧丝绸基地、全国高效蚕业示范基地、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

  突出三个主攻,优化生态环境。

  一是主攻化肥农药零增长。全面推行化肥深施、绿色植保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生物农药,减少化肥施用和农药流失。2018年,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保持92%以上,重大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覆盖率9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占比保持90%以上。

  二是主攻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创建。不断完善示范市、示范镇、示范园区、示范点(村)建设内容,培植秸秆利用、生态养殖、畜禽粪便处理等种养结合示范典型,引领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按照“一场一策”原则落实粪污治理方案,确保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达到7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98%以上。

  三是主攻农产品质量建设。坚持把质量建设作为农业品牌战略的核心,强化生产源头管控,推广清洁生产模式,实行全程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农资农技连锁经营,完善农业投入品销售和使用记录;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广“二维码”标识,健全农产品从农田到市场到餐桌的全程监管网络。

  推动两个突破,提升宜居指数。

  一是推动绿化重点工程突破。围绕“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的创建理念,按照森林村庄建设标准,大力推广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在村庄绿化中的应用,建设完善高标准农田林网,提升“三化”树种在村庄绿化中的栽植比重,每镇建成1个森林村庄。着力推进生态防护林、沿海新林场、森林村庄、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2018年,建设“三化”示范林1200亩,300亩以上的规模化成片造林示范片14个以上,村庄绿化覆盖率、农田林网控制率分别达到35%、95%以上。加快推进国道344东延段、610省道二期等5条交通干线绿色通道建设。

  二是推动创意农业突破。该市深挖农耕文化,凸显乡村风情,重点打造100个有特点的创意农业产品、培植100个有实力的创意农业经营主体。初步建成三仓“西瓜博览园”、新街“林家漫乐园”、头灶“聚宝湖农创园”、时堰“国色天香牡丹园”4个创意农业园,其中头灶“聚宝湖农创园”引进“药材+药花”的创意,建立2000亩设施中药材种植,新建6000平方米的中草药展示馆。培育三仓西瓜、五烈美丽田园、富安茧丝绸、新街生态苗木、头灶甜叶菊等5个创意农业特色小镇,努力将创意农业打造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引领产业。

  聚焦提质增效,优化产业结构。

  按照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只瓜、一根丝、一篮菜、一棵树“四个一”工程,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一是调优设施种植。在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蔬菜、应时瓜果、花卉苗木、中药材等特色高效作物,每年调减低产低效粮油面积10万亩以上。深入实施“四个五”工程,重点打造5条国省道沿线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带、新建5个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培育5个农业特色小镇、新增5000亩生态循环种养示范片,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分别发展到150万亩和67万亩,继续领跑全省。

  二是调强生态养殖。按照“控规模、提质量、保生态”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好养殖结构优化、设施改造、污染治理等工作,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稳定发展生猪、蛋禽产业,积极发展肉羊、奶牛、乳猪等特色畜禽业,打造一批规模集聚、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大力开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行动,引导部省级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全市累计创成示范场96家,总数量位居全省第一。严格执行“三区划定”要求,持续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全市规模化养殖场治理率达到73%。

  三是调高产品质量。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安全可追溯、质量诚信、质量安全监管和检测“六大体系”,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完善农业绿色生产技术体系,增强农民贯标用标意识,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切实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优势区域品牌。积极申创“三品”农产品,大力培育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国家级、省级农产品商标,“三品”品牌总数达288个。“东台西瓜”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和全国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称号,“东台蚕茧”、“星云”茧丝、富安茧丝绸分别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突出融合发展,拓展增收空间。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全产业链开发增值,拓展农民增收空间。

  一是做亮现代农业园区。坚持政策聚焦、要素聚集、错位发展,大力推进十大农业园区和“一镇一园”建设,先后创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家、盐城市级16家。黄海森林公园获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沿海农产品加工区被认定为首批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创成省级首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年内争创国家现代农业园区。

  二是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依托丰富的农业产业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扎实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全市农业龙头企业总数发展到308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12家。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从栽桑养蚕、蚕茧收烘、自动缫丝到高档织造于一体的完整茧丝绸产业链,公司联结优质蚕业基地6万多亩,带动养蚕农户4万户。纳盛特甜菊糖加工项目着力打造甜叶菊生产加工全产业链,全部建成后年销售超30亿元,甜菊糖出口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0%。

  三是做特休闲观光农业。围绕打造“长三角地区知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东南沿海一流森林生态度假区”的总定位,狠抓发展规划落地、重点项目建设和富民增收带动,累计投入12.5亿元建成休闲观光农业景点108个,创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永丰林生态园、安丰古街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新街生态苗木示范园成为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仙湖现代农业示范园获评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五烈甘港村获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等称号;多条农业休闲旅游线路入选农业部“早春去乡村踏青”、“仲秋去田间采摘”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17年共接待游客441.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5.2亿元。

  四是做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着力筛选一批特色明显、产量较大、示范带动性强的农产品作为电商销售的重点品种,拓宽推广渠道,集聚品牌优势。形成了以诺亚农业西瓜、新街苗木、华大烤鳗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电商典型。建成本地农产品电商平台1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村6个、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7家,2017年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20.8亿元,被评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

  加强人才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一是大力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充分利用上级财政的支持,把农民培训工程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来抓,特别是获得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建设以后,东台农委协同市委农办、市海洋滩涂与渔业局等部门,认真调研,确定制订年度组织培训方案,分解落实培训任务,优选培训师资队伍,订购实用培训教材,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青年农场主培育等工作,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适度生产规模和较强创业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提高了我市农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

  二是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结合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农技推广补助、挂县强农、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等项目,每年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全市农业产业发展特点,围绕主导产业、重要区域、特殊群体,在全市市镇两级农业技术人员中优选300位农技专家,挂钩指导60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60000多个普通农户,通过开展送理念、送政策、送信息、送物资、送技术、送培训的“六送”服务,把农技推广工作做到村头、送到田头、服务到门头,培育了一大批不离土、不离乡、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乡土人才,为提高周边地区农民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供了保障。

  三是持续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每年东台农委结合“全国科普宣传周”活动,动员农学会、畜牧业协会、蚕桑协会、蜂业协会、甜叶菊协会等各种农业协会学会,组织农技专家送科技下乡,通过发放科技书籍、技术明白纸、举办科技讲座、布置科技宣传画廊、举行专家答疑互动、播放科技微电影等活动,巡回各镇集中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年接待农民均在3000人左右。

  四是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宣传农业科技知识。多年来,东台农委与市电台、电视台、东台日报社联合开办了“现代农业直通车”、“三农在线”、“现代农业”等为农服务栏目,推广普及农技知识。开通了12316农技手机短信、蚕事通、蚕信通固话语音服务、开办了东台农业信息网、为部分村居订制了LED显示屏、为全体农业技术指导员和农业科技示范户注册安装了江苏省农技服务云平台“农技耘APP”、订购了《农家致富手机报》,《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扩大了农业新技术的传播覆盖面,提高了传播速度。(杭太升)

标签:
责编:罗佳文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