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7月30日盐城讯 近年来,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着眼于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工程建设,以加快改善河道水质为核心,建立健全河长制,保护生态环境。
压实责任深化河长制工作。该街道把全面实行河长制作为党工委、办事处创新水治理体系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以党政领导为核心的责任体系,落实责任,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形成河长主抓、上下协同、部门联动、层层落实的工作格局。
着力开展污染源治理。为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对街道范围内重点污染源企业排污口实施监控。加强河流水质监测,对沿河工业企业开展执法检查,对污染较大的企业实施强制关停。严格招商选商程序,对有污染、有噪音的工业招商项目,一律不招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共关停规模养殖场23处,投入1.2亿元治理河道31公里,填埋污水沟塘106个,铺设管网22公里。狠抓生活污染源治理,做好大中工业园污水处理和农村综合环境整治工作,清理存量垃圾,累计投入资金1020万元,机械1235台次,清理垃圾57万立方米,有效提升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今年从4月中旬开始利用1个月时间,在全街道范围内集中开展河道及周边垃圾清理整治攻坚月专项行动。截至目前,全街道共出动各类工程机械600多台次、人员16951余人次,共清理河道及周边各类垃圾49.929万立方米,取缔非法排污口29个,拆除河道违建4个。
强力推进水生态修复。重点推进斗龙港生态修复和保护,禁止侵占自然河流、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防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河道驳岸、披绿等重点生态项目建设,逐年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完成生态造林2万亩,全面营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生态。开展河流生态治理。对水质超标、河道淤积、水体失去自净能力的河段进行清淤、清障;在河道内恢复绿色水生植物,提升河流水体自净能力。全面开展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做好现有沟渠坑塘垃圾清理工作。加强水资源保护。严格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编制水功能区划,严格控制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全街道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卢春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