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一分钟能鼓多少次掌?”“60次、80次、100次……”心理咨询师葛秀琴抛出问题,围在她周围的40名留守儿童,纷纷举手应答。但经计时器测算后,孩子们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最多能鼓200多次掌。这是7月15日发生在阜宁县吴滩中心小学的一幕。葛秀琴说,此举是为了教孩子们认识时间价值、丰富暑期生活。
葛秀琴是盐城市聆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自从阜宁县遭受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袭击后,她就开始参加由阜宁团县委组织的“温心同行——6.23心理援助计划项目”。该项目主要以阜宁县7个乡镇(街道、经济区)22个村居为主,服务对象为受风灾影响的青少年群体,后期将扩展至全县青少年。
“我和其他心理咨询师们所要做的是为这些青少年群体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慰藉、知识讲座以及相应的素质拓展服务。”葛秀琴表示,“目的是帮这些青少年宣泄负面情绪,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目前,已干预疏导青少年1000多人次。”
而此次,阜宁团县委联合盐城市聆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是以“温心同行”为主题的青少年暑期公益系列活动,既是为了丰富该特殊群体孩子的暑期生活,填补他们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缺位,努力为他们营造积极向上的成长氛围;同时也是想让心理咨询师们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孩子积极应对困惑,启发孩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内在的智慧和力量。
“活动从教授孩子们如何科学合理安排暑期生活开始,当社工提醒孩子们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时,他们都抢着回答,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市聆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李龙表示,通过师生互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懂得了如何正确用电、用水、用气等安全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
“我们调查发现,不少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大多性格内向,不愿意吐露自己的心声。让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坚持长期开展交流活动后,孩子们的性格变得外向多了,甚至愿意与我们分享自己的小秘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秘书长杨秀萍表示,通过这种活动能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所需所缺,在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爱、理解父母、尊重他人、努力成才的观念。
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