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东台常昌富成为美国大学教授 饮水思源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2018-07-06 09: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你们这么年轻,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人,读更好的书……”5月30日晚7点多,盐城师范学院通榆校区东教学楼阶梯教室内,常昌富边向大四学生传授商务英语知识,边和蔼地与大学生们交流。这是他第二年利用假期,义务为母校学生上课。

  1964年,常昌富出生在东台市弶港镇。1984年,他从当年的盐城师专毕业后,一路求学,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米勒斯维尔大学教授。

  在美国读博士期间,因老师的一次不经意间资助,他萌生了感恩之心。20多年来,常昌富回母校开讲座、利用假期义务教学,通过社会组织资助国内困难学生、培育山区教师,利用一技之长拍纪录片唤醒社会良知、进行中美文化交流。

  老师资助,埋下一粒感恩的种子

  如今,两鬓斑白的常昌富已旅居美国20多年,至今乡音不改。通过交谈,你会发现他的人生经历,如同链条环环相扣。

  20岁那年,常昌富从盐城师专英语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东台二中任教。4年后,赴原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中文系读研。研究生读完后,他来到福州在《海峡姐妹》杂志社从事采编工作。

  由于擅长撰写视角独特的深度报道,福建电视台找到常昌富,提议合作做专题片。从此,他便涉足电视传媒工作,因英语流利,他还在东南卫视担任过英文节目主持人。

  光鲜的工作,丰厚的收入,这一切足以令人艳羡,可常昌富却决定:出国读博。

  1995年年初,常昌富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普渡大学攻读大众传播专业博士学位。当时两国经济文化差异还很大,他没有奖学金,全部自费。

  攻读期间,常昌富的导师开了一门美国著名文学者的课。作为他的首名中国博士生,导师很希望常昌富选修这门学科。

  “学这门课要买10多本名作家的书当教材,每本书要100多美金呢。”当时囊中羞涩的常昌富没答应,也没回绝,只是神情黯然地离开了教室。

  次日,当常昌富重返教室时,10多本崭新的书已放在他的桌上。他急忙跑去询问导师,导师摇了摇头说“不知道”。

  此后,常昌富花了很长时间才知道,原来导师曾跟一位老教授谈过他的窘境。老教授听后便出资买了书,暗暗地资助了他。

  这件事情深深烙在了常昌富的心里,以至于当他从教后,也效仿恩师去为自己的学生买书。

  5月28日,常昌富在盐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题为“公众与决策者之间的纽带:浅谈跨文化交际”的讲座。凭着自己在国外积累的经验和丰富的阅历,他给学生们讲解分析了许多公共关系交际案例,引导学生开放思维并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在常昌富30年前求学时坐过的教室,面对年轻学生,他思绪万千:“人在有了一定物质基础后,总觉得要对社会有所回报,回来为母校的孩子们上课,觉得是一种很好的机会。”现在,他决定,不仅要定期为盐城师范学院的大学生开讲座,而且每年都会利用假期,来为他们上课。

  饮水思源,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

  爱国爱乡一直是海内外侨界的传统。华侨华人情系故里、报效桑梓,体现在对家乡社会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

  长期以来,常昌富致力于推动促进中美文化交流和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并带领和感召在美华人为中国的慈善公益事业作贡献。

  美国科技教育学会最初是由杨振宁教授牵头组建的一个公益组织,主要帮助我国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学者,常昌富是比较活跃的成员之一。每年,他都要花600至1000美元,资助四五名国内家庭困难孩子学习。

  出于感激,这些孩子给他写信以示感谢,而常昌富却在回信中写道:“年轻人,我只是在给你创造一个学习的机会。你不需要感谢我,反而是我要感谢你们,因为当我帮助过你后,会让我觉得回报了我的恩师。”

  事实上,为了帮助中国农村学生读大学,很多年前起,常昌富就通过私人关系找企业筹集资金,为困难大学生提供奖学金,让这些孩子能继续上学。回国后,他还经常邀请一些美国特级教师,为中国山区的教师讲课,提升教学水平。

  在常昌富心里,能为华人做些事是最开心不过的了。常昌富长期关注并致力于提高华人的政治、社会地位,推动华人经济发展。比如,华裔科学家陈霞芬被指控涉嫌盗取敏感信息,遭到诽谤陷害等严重不公正对待时,常昌富曾多次积极参与声援陈霞芬行动。

  “陈霞芬的这次胜利,对在美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鼓舞,意义重大,是华人在美国维护权益、伸张正义的历史性里程碑。”常昌富表示,当前,还有许多华裔在美国没有被主流文化理解,甚至还有一些人遭受着歧视和不公,华裔群体的维权之路仍然漫长。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常昌富一心想把全美华人联合起来,以便进一步为华人维权。最近,他作为负责人之一,已经牵头成立了全美华人联合会,以此帮助华人能够更好地融入主流社会。

  对此,身边许多朋友曾经问常昌富为何如此执著?他表示,是恩师赠书的经历让他产生一个想法:“别人给我的帮助是一粒种子,当这粒种子在身体里发芽后,我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别人也能获得更多的种子,然后再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人人相帮的好风气。”

  搭建桥梁,探讨中美教育本真

  任教期间,常昌富还为BBC、国家地理等媒体拍摄中东贩卖军火、哥伦比亚贩卖毒品、唐人街贩卖赝品等全球非法贸易纪录片。作品一经播出,在美国引发关注。

  所有纪录片中,让常昌富最满意的当属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的系列。他分别从中美文化视角,探讨了收养孩子的成长与教育问题。9部专题纪录片在全球反响很大,BBC、CBS等多家美国媒体曾对其进行专访。

  早在2001年,常昌富就开始关注美国家庭收养中国儿童问题。他试图研究,是什么样的美国人收养这些孩子?这些孩子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常昌富先后走访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等地100多个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2002年,这些素材被剪辑成两个长度为60分钟的纪录片——《爱无疆界》和《难以忘却的女儿》。

  正是因为这段经历和对大量美国家庭的访问,使得常昌富在看到一名叫“静芝”女孩的故事后,第一时间就给予关注。

  故事发生在杭州,常昌富之所以为其取名《断桥相会》的原因是这样的:1995年的盛夏,一名出生才5天的女婴在苏州被遗弃。她的亲生父母在女婴的襁褓里留下一封书信,为这个女孩起名叫“静芝”,并为自己与孩子定下“断桥之约”,10年后的“七夕”在西湖断桥相认。

  在苏州福利院的帮助下,最终一对美国夫妇收养了静芝。2005年8月11日,正是“七夕”相会的日子。这对美国夫妇委托朋友赶到断桥,却因为“阴差阳错”,没能见到孩子的父母。

  巧的是,当时钱江都市频道的一个栏目组,拍到了这对父母寻亲的镜头,并最终帮助他们联络起来,也成就了常昌富的《断桥相会》。

  在常昌富看来,《断桥相会》还只是立足于中国人的视角。“我的感觉是文化的交往还不够,需要很长的时间。”常昌富说,尽管这些美国家庭很爱这些来自中国的孩子,也努力让孩子认同保持中国的根,但受生活背景、环境和资源等因素影响,在孩子教育上仍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此后,常昌富从美国文化的视角,相继拍摄了《我是谁?》等纪录片,对中美文化进行探讨交流,引导收养中国孩子的美国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并帮助这些孩子度过“认同危机”期,在美国幸福成长。(记者 陈和洲 赵亮)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