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中韩(盐城)产业园加快发展纪事(下)
2018-06-03 09: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范进  
1
听新闻

  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启洋电机项目,是韩国海成集团在多方比选后,最终选择在盐城布局的中国首个投资项目。5月30日,记者走进启洋电机(江苏)有限公司,偌大的厂房里,设备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几名身穿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正对着运转的机器一边观察,一边在纸上记录着。韩资园招商专员秦苏阅向记者介绍,启洋电机项目于去年7月正式签约、9月一期工程开工建设,目前进入调试生产阶段,今年6月份正式量产,投产后可实现年生产1000万台(套)电机马达,主要为长城、吉利、通用、沃尔沃、宝马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配套。启洋电机项目总投资6000万美元,二期工程建成后,整个项目年产能将达1500万台(套),预计投产后5年内可实现年销售额超10亿元。

  韩国海成集团社长段宇泳说,启洋电机项目落户盐城,正是被我市高效的政务服务、完善的产业配套所吸引,他们将继续加大在盐投资力度,把盐城作为布局中国市场的重要基地。我市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优良的营商环境赢得众口称赞。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的合作方,韩国大邱庆北经济自由区域厅副厅长金秦贤也信心满满地表示,将与盐城携手打造中韩经贸合作的示范区。

  作为中韩(盐城)产业园产城融合核心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负责人认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事关全局、事关发展、事关形象的重大工作,只能前进,不能后退。他们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为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环境和有力支撑。

  该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2330”改革目标,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和“一支队伍管执法”。在全市率先实施“三测合一”改革,实现了测绘事项“一次委托、按需测量、分编报告”的目标,服务时限缩短50%以上。在全市率先开展企业登记简易程序试点,平均缩减登记时限达60%以上。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改革省级试点、省级“不见面”审批改革试点和“三书合一”试点,开展项目联合踏勘,项目审批时间和资料编制费用均减少50%以上。东方之洲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在办理东方之洲项目工程施工许可证时,从材料上传到拿到工程施工许可证,只用了4个工作日,且没有跑过一次窗口,只需将相关材料上传至指定平台即可完成申报办理,实现了不见面审批。而以前项目施工许可证不但要7天,还要准备大量纸质材料,跑主管部门和相关窗口,如今是方便又快捷。

  目前,有2万多名韩国人常年在盐城工作与生活,盐城已经成为韩国友人的第二故乡。“韩籍客商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韩资企业在盐城的稳定与发展,我们盐城外国语学校专门聘请韩国本土教育专家张相弼,使韩国教育在我校更加本土化、专业化、国际化。”盐城外国语学校校长陈玉军对记者说。

  盐城外国语学校现有76名韩籍学生在读。作为一所面向国际化教育为特色的学校,韩国教育是该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盐城外国语学校结合韩籍学生需求,确定了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为韩国学生打造独特的教材,“一张课表、一支整齐的教师队伍、一张合理作息时间表、一套菜谱、一套游学体系、一套家长委员会班子”是该校培养韩国学生最基本配置。“我们为韩籍学生设置的文化课包含韩语(国文)、韩文数学、HSK(汉语水平考试)、英语等课程,为韩国学生走出学校打下扎实基础,毕业后他们既可以回韩国参加高考,也可以申报中国名牌大学和欧美名牌大学。”陈玉军说。现在,韩籍学生已经成为该校教育最亮丽的名片,一口流利的汉语、英语、韩语受到越来越多社会人士的肯定。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办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从企业、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抓起,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补齐补好短板,加快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为推进中韩(盐城)产业园加快发展提供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标签: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