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31日盐城讯 5月30日下午,一对满头银发的鲐背老人满面笑容,从盐城师范学院校长方忠手中接过了100万元助学基金的捐赠证明。
捐赠者是一对老夫妻。丈夫叫包斌,93岁,离休前是盐城商校(现盐城师范学院商学院)教务科长。妻子叫陆一军,87岁,离休前是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教师。根据两位老人的意愿,这笔善款将用于每年捐助20名贫困生,每人每年受助5000元,直至毕业。
1925年11月,包斌出生在江苏宿迁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爱读书,幼时在村里的私塾读书,1944年,和同学一起来到阜阳求学。后来,由于战事的原因,又辗转到徐州中学读书。学生时代的包斌,饥饿是最深的记忆。学校提供的的伙食,每餐就是一只不大的高粱饼,后来是两大碗面糊糊。1946年秋天,包斌考上了徐州江苏学院数理系,大二转到经济系后,他自荐做了兼职的代课教师,每月的工资是200斤小米(相当于现在的300元左右),他将小米卖了,买了他学生时代的第一件“奢侈品”——钢笔,尽管那是店里最便宜的一支钢笔。1948年10月初,江苏学院迁到镇江市谏壁镇王家花园办学。1949年初,包斌来到盐城的苏北华东大学读书。因战时需要,他参加了革命队伍,加入了渡江战役工作组。后来,被编入苏南军区文工团。在文工团,他结识了革命伴侣陆一军。
1980年12月,刚刚恢复办学的盐城商业学校缺少师资力量,因工作需要,包斌调到盐城商校,担任教务科副科长、科长,并承担了会计专业的教学工作。直到1987年11月离休。
离休后,包斌夫妻俩在徐州新沂安度晚年。少时读书的贫穷,近20年的从教经历,让包斌萌生了想法:尽己所能,资助贫穷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初,包斌响应盐城市团委号召,为“希望工程”募捐,他捐助了盐城响水、滨海两名学生。
在包斌简朴的书房里,收藏着受资助学生的来信。“敬爱的包爷爷,陆奶奶:本想一放假就去看望你们,但是伯父身体一直不好,现在伯父身体恢复了健康,田里的农活又赶上了,拔秧草,锄山芋地,种菜。开学我就上六年级了,我会记住你们的话,好好学习,刻苦用功,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你们的恩情。”这是1996年8月,阜宁县芦蒲乡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杨维玲写给他们的一封信。
有一次,包斌给在老家宿迁农村做小学老师的堂弟打电话,问他们学校有没有贫困生需要资助时,堂弟告诉他,他班上有对双胞胎男孩,哥哥叫葛团,弟弟叫葛结,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一个人支撑家庭,家境困难,每学期开学时都交不起学费。包斌二话没说,立即决定资助兄弟俩,一直供他们念完初中。
懂事的小兄弟俩定期汇报学习情况:“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过去了,是你们无私的资助,让我和弟弟可以留在美丽的学校……我们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了,争取都能考上重点高中,下学期给你们寄学习奖状。”……
但凡听到有家庭困难的孩子上不起学,包斌夫妻都会伸出援助之手,有时是三五千,有时是一两万。有次,他听说有个卖油条人家的孩子上大专交不起学费,就给他们送去了1万元钱。家里的钟点工家庭经济困难,他们就不停地给她涨工资,还资助了她的一对儿女读完了大学。
除了助学,凡是看到有困难的人,夫妻俩都愿意慷慨解囊,借出援助之手。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包斌特地坐火车来到学校,捐了2000元,还交纳了2000元特殊党费。2016年,当他听说盐城阜宁遭遇特大龙卷风时,主动交纳了1300元特殊党费。
包斌、陆一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两个儿子从小成绩优秀,后来考取了政府公派的留学生,如今已成家立业。老大在美国,老二在新加坡。
离休后,老两口过着简朴的生活。包斌喜欢看看书,写写诗词,撰写楹联,侍弄小院子里的果蔬花草。陆一军喜欢摄影,没事喜欢拍些照片,和摄友切磋技艺,交流心得。
他们喜欢粗茶淡饭的日子,平时生活节俭,衣服只要合身,就一直穿下去。“他平时对自己可抠了,袜子破了,都舍不得扔,自己拿针钱补好了再穿。现在谁还补袜子啊?!”陆一军这样“笑话”自己的老伴。老两口省吃俭用,这才有了100万的积蓄。
“这个钱总感觉还是人民的,还是国家的。”老两口商量了很长时间,决定将数十年的积蓄捐给学校,设立一个助学基金,让学校替他们寻找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
今年年初,包斌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盐城师范学院离退休工作处处长黄顺荣,黄顺荣立即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很快拟定了捐赠协议和资助办法。“我是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女孩子在家里不被重视,很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听说我们学校女生多,受资助的大部分都是女生,我更加地开心。”陆一军说,“感谢学校帮我们完成了多年来的一个心愿。”
包斌、陆一军夫妇捐资助学的义举迅速传遍校园内外,众多师生、校友感喟万分。美术与设计学院张楠老师特意赶到他们下榻的宾馆为他们画了一幅速写,老人们开心地说:“真像,真好,这是意外之喜!”
下午,包斌、陆一军夫妇来到通榆校区瞻仰陈毅塑像,回味铁军精神;瞻仰陶行知像、品鉴“师范”石书法,感受师范氛围。二老走进教室,重温课堂教学场景,包斌老人在黑板上写下“不忘初心”四个字。(文/李荣庆 图/李荣庆 何敏敏 徐苏阳 部分图片由包斌、陆一军夫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