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26日盐城讯(刘煜)行动不便的老人有专人送餐上门,孩子们下午放学后有阅读、学习的好去处,对下岗人员开展就业辅导、创业扶持,……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毓龙街道县前路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员为带动,扎实开展“党员进社区、服务在社区、奉献在社区”活动,先后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残疾人之家,为辖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孤残人员、下岗人员等弱势群体编织了一张“爱心互助网”, 社区先后获得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省级示范妇女儿童之家、省充分就业社区、市区党建示范社区、市文明社区、市安全社区、巾帼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太谢谢你们了!”家住亮月小区的徐秀英今年85岁,是建国前老党员,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社区的红色爱心服务队每天为她提供上门送餐服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了让辖区内老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在一片废虚上建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聘请4名专职服务人员,配备了健身、娱乐休闲等设施,通过无偿、低偿、有偿等方式,为社区60周岁以上“三无”、独居、“空巢”老年人提供日间,中午寄膳、温馨陪聊、棋牌娱乐,公共保姆,法律咨询等服务。
据了解,社区在积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同时,不断拓展助餐服务范围,为辖区创业者、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为青少年辅导班的学生,特别是孤儿、困难儿童、留守儿童提供了无偿、低偿的全方位助餐服务,形式多样的服方式受到了广大居民的一致好评。
单华、商建霞夫妇是双职工,曾经为接送孩子一事头疼不已,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烦恼了。社区针对辖区双职工、留守儿童较多,创建“四点半课堂”,每天下午小学生放学后,社区的阅览室里不时传出了琅琅书声,稚嫩清脆的童声为社区平添了一份祥和。“把孩子交给社区照顾,我们一百个放心。”单华夫妇开心地表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了让辖区的孩子们健康成长,社区还利用节假日组织未成年人参观了盐城好人馆、组织留守儿童参观新四军纪念馆,组织小志愿者参加爱护家园活动……“孩子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关爱孩子,保护孩子,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是我们的责任。”县前路党总支书记柏汉芳表示。
为了更好地帮扶弱势群体及辖区居民,近年来,县前路社区党总支按照区域化党建工作的要求,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服务居民、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机制新办法,健全党员责任网格,强化在职党员认岗领责,按照小区、楼栋、单元逐级明确责任,把党组织延伸到社区的每个角落,做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有效实现了社区党组织网络全覆盖和党员无缝管理,并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示范经营户”、“党员五好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社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好居民的小事就是我们工作的大事。只有深入到居民中去,才能真正了解广大居民最关心的问题” 柏汉芳说,社区正积极培塑“五彩县前、美丽家园”品牌,五彩,即红色、橙色、金色、绿色、蓝色,分别代表和谐、温暖、文明、宜居、平安。柏汉芳表示,社区党总支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提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零距离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让居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