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江苏网5月25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今天下午,盐城市盐都区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盐都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建设进展总体情况,重点介绍河长制建设中农村河道管护、水环境污染防治、涉农污染整治等工作情况。
据介绍,去年以来,盐都区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相关部署要求,紧扣“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重点围绕“一河一长”“一河一档”“一河一策”“一河一建”“一河一管”“一河一景”,“六个一”强力推行“升级版”河长制,全区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对全区6个省管湖泊湖荡和18条省级、12条区级骨干河道,以及416条镇级、3980余条村级河道及小区和景区等内部河道全面建立河长制,实现全区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全区总河长32名、区级河长14名、镇级河长189名、村级河长821名,共1056名河长。”盐都区河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区水务局副局长封书清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区累计投入13.1亿元,实施农村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等系列工程,共整治农村大中小沟河道3510条计3860公里;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完成城市核心区河道综合整治47条计132公里。强化整治亮点打造,塑创了大纵湖、郭猛两个省级“水美乡镇”,泾口、杨侍等15个省级“水美村庄”。
发布会上,盐都区城管局副局长乐绍军、区环境监察局局长吕鸿忠、以及区农委副主任韦鸿标分别介绍了农村河道保洁管护工作、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以及涉农污染整治工作的情况。
盐都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张步森表示,盐都区将夯实措施、高效推进,全力打造有盐都特色的“升级版”河长制,加快建成“水美盐都”“生态盐都”。一是进一步落实“一河一策”。在全面编制完成36条骨干河道“一河一策”的基础上,将抓紧完成评审报批工作并正式组织实施,切实维护“一河一策”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一条一条精心打造,有效提升骨干河道整体面貌。同时督促镇级加快“一片一策”“一地一策”编制,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并组织实施。
二是进一步凝聚治水合力。每月通报全区河长制推进情况及各河长履职情况,增强各级河长“责任田”意识,做好河湖称职“好家长”。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发挥好“民间河长”的监督员、联络员作用,引导各界群众积极参与,在全社会凝聚起爱水护水的强大合力。
三是进一步提升治理水平。重点推进蟒蛇河、大马沟等样板河道打造,有序推进“五荡”退圩(围)还湖工作,扎实抓好省骨干河道日常管护,实行“三乱”整治“销号清零”制度;探索建立河道监控系统,在区以上骨干河道排涝闸口位置安装摄像头,实现水务、公安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既服务防汛又督查巡河,为河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