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5月4日讯 110年前,伍佑烈士陈怀高在自家门口栽下一株狗骨树。百余年来,陈家人代代守护这株老树,然而3年前老树却被台风刮倒。陈怀高孙子陈震东呼吁:请大家抢救这株见证了伍佑一段革命史的老树!
4月26日,此事经本报报道后,立即引来众多读者关注和来电,更有黄尖牡丹园、福禄园、伍佑珠溪文化研究会三方争先承接这株老树的移植、照顾工作。
树的主人为革命而献身
4月29日上午,记者再次前往伍佑,采访陈震东86岁的老母亲李秀兰。
“这棵树,是震东爷爷陈怀高十二三岁时栽下的。他生前曾经说过,这棵树要一直长着,什么时候都不能砍了、卖了。”李秀兰清楚地记得,她嫁到陈家没几天,婆婆就指着家门口那棵长到了一人多高的狗骨树嘱咐说,这棵树的木材很坚硬,能刻章用,经常有木匠、木材贩子上门来收这棵树,不过陈家后代一定不能卖了它,要一直留着它让它生长着。
1947年农历七月十八,53岁的陈怀高和其15岁的儿子陈志荣被国民党抓捕,次日上午陈志荣被地下党组织救了出来,而其父亲却在几小时后被枪杀于串场河畔酒糟厂门口。同年八月,3岁时与陈志荣定下娃娃亲的李秀兰嫁到陈家。“按照旧风俗,要在父亲的六七内成亲,否则就得等三年。”李秀兰解释道。
“公公死后,婆婆天天哭,身体很快就垮了。”李秀兰回忆,那时候狗骨头树长得还不是很高,但树冠却挺大,婆婆就经常在那株树下坐着,思念亡夫。因为忧思过度,婆婆在第二年就离开了人世。去世前,婆婆还嘱咐陈志荣夫妇一定要照看好那棵狗骨树。
1948年起,16岁的陈志荣和13岁的李秀兰就开始独自生活。当时物资匮乏,陈家更是一贫如洗,但面对上门要收树的木匠,陈志荣夫妇始终坚决拒绝。“这棵树不怎么生虫子,生命力也很顽强。只有特别干旱的时候,才需要我们去浇浇水。”李秀兰说,到了夏天,狗骨头树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味道,不过这并不妨碍丈夫对它的喜爱。
闲暇时光,陈志荣总会对妻儿讲讲他十三四岁就随父亲一起,为共产党地下党组织服务过程中一些惊险的事情。“他经常回想起与父亲一同被抓那日的经历,父亲把弹药如何藏在了冬瓜里,如何被发现。敌人如何对父亲进行了残酷的严刑拷打,父亲是怎样咬牙都不出声的……”李秀兰流泪回忆。
“上世纪60年代,孩子们要吃饭、要读书,那时候家里是真穷啊。一个木匠上门说,要出200元买那棵树。”李秀兰说,当时200元可是一笔“大钱”,但是丈夫依然是一口回绝了。这株树承载了丈夫对父亲许多的思念和崇拜,更被看做是陈家光荣历史和革命精神的象征。
70多年来,李秀兰眼看着当年那株一人多点高的狗骨树,长成了10米高的大树,在大树的一侧衍生出了好几株“后代”。“前些年,我丈夫临去世时,还嘱咐过我,要好好照料这棵树。”李秀兰抹了抹脸上的泪水,“2011年老宅子拆迁了,我和儿子还经常回到老宅子那儿看那棵树呢。可是,我怎么也没想到,这长了一百多年的树,在一次台风中倒下了。记者同志,你要救救我家的这棵树啊!”李秀兰拉着记者的手,央求道。
福禄园、黄尖牡丹园愿无偿移植养护老树
4月26日上午,亭湖区南洋福禄园公墓负责园区绿化工作的吉主任来电:“看了晚报上关于伍佑一棵老狗骨树报道,我们愿意帮助陈震东保护它。”吉主任建议,目前伍佑街道串场河风光带尚未建设,老树可移植到公墓内的烈士陵园里。
“这株树的被损坏程度已经很厉害了,无论移植与否,都必须受到特别的照料与保护。我从1993年起就开始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如果这株树能够移到我们福禄园的烈士陵园中来,由我和我的同事悉心养护,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吉主任说,狗骨树是革命烈士少年时种下的,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移植到烈士陵园很合适,能够实现保护它的目的,而且还能通过它的故事来教育后人,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如果陈家愿意接受我们的帮助,我们可以立即前往移植这株树。”吉主任说,当然这株树能否移植、移植后成活率能有多高,还需到现场实地看一下。“无论移植到哪里、能否移植,我们都愿意参与这株老树的保护工作,为陈家提供无偿服务。”吉主任说。
记者随即又接到亭湖区黄尖镇陈先生的电话。他说自己曾在伍佑中学读过书,对这个古镇很有感情,也曾听说过一些古镇传说。一直希望能为保护古镇做点实事。这次看报道,得知这棵老狗骨树的遭遇,他提出一个设想:将它移植到黄尖牡丹园,让它与牡丹花生长在一起,接受人们的观赏。
珠溪文化研究会:“这棵老树应该留在伍佑”
“狗骨树应该留在伍佑!”得知有热心读者希望将老树移植保护的建议后,伍佑珠溪文化研究会理事长、76岁的卞龙林非常激动。“他们的好意我们领了,但树木是活化石,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证明!一个千年古镇,没有几棵像样的古树,是说不过去的。”
在“珠溪文化研究会”微信朋友圈内,众多伍佑籍朋友纷纷献计献策。柏玉洪说,狗骨树紧靠串场河,也靠伍冈河,规划中的伍佑冈河是保留的,河边一般都有绿化带,就地保护切实可行,只要将其扶正,适当加以维护就可以救活。童聘提议:建一个伍佑纪念林园,将伍佑境内的古树木移植到一起,每株树立碑予以说明,给后人启迪和荫庇,留住乡情。
志愿者孙宏武和转业干部崔桂林都表示:只要选择好地点,愿意随时参加移植义务劳动。正在出差的贾秀全,闻讯后按捺不住奔涌的思绪,当晚在南京住处写下一篇散文,以第一人称的拟人笔调,深情回忆陈家这棵狗骨树的来龙去脉,呼吁留住乡愁。
在文章结尾处,他写道:“人讲感情,树也无外乎。我狗骨树占乡里一方土地,享受串场河水之浸润,吸取日月之精华,尊享主人之呵护,且错得村民之神话,我当回报乡亲,回馈大地,不求载入史册,但求重新直立添大自然一抹绿荫,给乡亲们一丝乡愁的回忆!”
“老树成了全家人的心事”
4月29日,陈震东带记者再次来到在原伍西村一条小沟河的尽头,看望那株倒伏横卧的老狗骨树。“在我儿时最早的记忆里,这株树就长得挺大的了。我小时候经常在树下玩,夏天全家人还经常在树下乘凉、吃饭。”陈震东说,这株树一直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很爱护它。2011年,老宅子拆迁了,年迈的母亲和兄弟姐妹们,就把照顾老树的重任交给陈震东。
“2015年,台风来袭,造成很大损失。风一过去,我就跑回了老宅子这里,哎呀,我们家这棵长了100多年老树竟然被刮倒了,我当时真是急了一身汗。从此之后,它就成了我们全家人的心事。”陈震东说。
陈震东曾四处托人寻找救树的最佳方案。“这树太老,树根又被破坏得这么严重,我怕贸然把它扶起来、重新种回去,反而会加速它的死亡。”陈震东对记者说,他很想知道将来老宅这里是要建什么,老树能不能保留在原地,还是需要移走。“老树经不起折腾,再加上我们村换了好几任干部,这事儿就耽误了好几年。”
“去年,我退休了,就决心一心一意把这事儿做好。不能让这株老树在我手里没了。”陈震东说。
珠溪社区支持保护老树
一直关注这棵老树的热心读者孙红灿,与陈震东一起奔走呼吁。近日,他们的努力得到回音:伍佑街道珠溪社区领导已表示要提供人力物力,帮助移植狗骨树。这令这两位老人感到欣慰。
“现在还不是移树的好时节。”孙红灿说,老树毕竟倒下几年了,树根受损,移植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情。他要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规划老树保护和移植方案,“我们一定要让移植后的老树活下来,让这棵狗骨树扎根在伍佑串场河边。”
昨天上午,陈震东给记者来电,伍佑街道和珠溪社区几位领导带领工人和拖拉机前往倒伏的狗骨树现场,在实地察看后,发现老树根只有少部分还扎在泥土中,大部分已干枯。大家商议后决定暂时不动老树,先用泥土将暴露在外的树根埋好,养护起来,以保护树根不再受损。明年开春再移植到串场河边,或者就地扶直。
陈震东和孙红灿欢迎有更多热心读者参与保护老树的行动。本报将继续关注这棵老狗骨树的去向。如有护树建议,请来电:13770088256(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