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父子每年一次极限户外之旅 儿子被美国五所名校录取
2018-05-02 09:1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2日讯 一名普通教师,用5年时间准备攀登珠峰,并成功登顶,实现了梦想,改变了人生;他对儿子的苦难教育,塑造了孩子健全的品格,让孩子成人成才;他还用自己的独特教育方法影响了两百多个家庭。

  他叫陈钧钧,父母都是盐城人,虽然出生在安徽,但在他的心里,盐城是他的另一个家。他是国家健将级登山运动员,先后出了两本书《永无高处》《在高处遇见自己》。近日,记者采访了陈钧钧,倾听这位“盐城人”的故事。

  改变,“激活”儿时的梦想

  在登山爱好者圈子里,陈钧钧的网名“青衣佐刀”非常有名。2009年5月,他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当时,他是和我市已故登山爱好者吴文洪同批攀登珠峰。和盐城老乡吴文洪的交集,让他多少年里都怀念珠峰上的那段交往。

  1986年,陈钧钧从安徽师大毕业,到马鞍山做了一名中学老师。3年后,调入马鞍山市教育局从事教研工作。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陈钧钧就利用业余时间倒腾摩托车生意,收获颇丰。

  有钱、有闲,陈钧钧那时大量的业余时间耗费在了喝酒应酬上,体重一度接近90公斤,还沉迷于网络游戏,生活没有了方向。他说自己当时的状态近乎“废人”。

  2003年初,中央电视台对王石团队攀登珠峰的直播,“激活”了陈钧钧心中的登山梦。那是一个埋藏多年的梦想。陈钧钧的父亲曾是地质队员,收藏了一套中国登山队攀登珠峰的邮票,在陈钧钧儿时心中种下了关于旅行和登山的梦。

  “王石50多岁都登顶了,我还不到40岁,干嘛不去尝试呢?”有梦就有行动。众所周知,攀登珠峰极其艰险,对于业余登山爱好者更是极具挑战。为此,陈钧钧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他用5年时间做准备,推掉应酬,全力减肥,坚持体能和意志力锻炼,逐年升高海拔训练,身高1米8的他最终体重控制在75公斤左右。冬天耐寒训练时,即使零下十几度,他也是短衣短袖。

  2004年青海湖徒步,2005年新疆徒步,2006年去西藏阿里岗仁波钦转山,2007年登顶新疆慕士塔格,2008年秋登顶海拔8201米的卓奥友峰,一次次高强度的户外运动,陈钧钧距离他的珠峰梦越来越接近。

  登顶珠峰,打开新生的门

  2009年5月17日上午11点,陈钧钧成功登顶珠峰。尽管做了5年准备,但攀登之路的凶险还是大大超出了陈钧钧的预想。“那时我离天空很近,但也离死亡很近”。极度低温,氧气稀薄,近乎窒息,体力极度透支,陈钧钧说,那时他一旦坐下来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克服千难万险登顶成功后,下撤的路更加危机四伏。许多地方一边是峭壁,一边就是陡崖,横切的路段往往仅有一个脚掌宽,一路上陈钧钧几次滑坠,险些丧命。在下到海拔8700米时,他的氧气罐空了,每走一步都似乎要耗尽全身力气。下到海拔8650米处时,整个珠峰东北山脊上就剩下了他一个人。

  下到海拔8500米处的一个悬崖时,一个意外让陈钧钧攀着溜索的身体突然失去平衡,背对着崖壁的方向狠狠撞了过去。亏得身上背的单反相机挡了一下,救了一命。结果是,相机被撞坏,他活了下来。

  下撤到8300米的突击营地时,精疲力竭的陈钧钧遇到了盐城老乡吴文洪。在吴文洪的帐篷里短暂停留时,吴文洪给他倒了一杯热茶。当时两人约定,10月份陈钧钧到盐城,吴文洪请他吃螃蟹。陈钧钧和吴文洪同批攀登珠峰,他在A组,吴文洪在B组,他比吴文洪早一天登顶。一天后,听到吴文洪遇难的消息,陈钧钧悲伤不已,久久不愿相信。

  九死一生平安归来,在机场见到儿子时,疲惫至极的陈钧钧抱着儿子泪如雨下。“攀登珠峰,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陈钧钧说,就像打开了新生的门,内心充满了感激、反省和羞愧,觉得以前许多东西不懂得珍惜,一定要好好重新来过,一定要把生活过得有意义。

  陈钧钧说,在珠峰上最绝望的时候,体能与意志几近崩溃想一觉睡去的情况下,是儿子稚嫩的面孔激起了他残存的意志力,支撑着他挣扎前行。回归正常生活,他下决心好好培养孩子。

  育子,攀登另一座“珠峰”

  对极端生死环境有过深刻体验的陈钧钧决定带孩子“走出去”,让孩子在户外经历的磨难挫折中收获独特的人生体验。从2012年起,陈钧钧每年都安排一趟极限户外之旅,陪孩子一起体验苦难。

  陪孩子,并不是庇护孩子。2012年暑假,陈钧钧和陈天成一起骑行了全程2166公里的川藏线,沿途需要翻越14座海拔4000米以上垭口。那是孩子首次长距离骑行。一路上,孩子还带着初二暑假作业。

  出发前,陈钧钧就跟孩子约法三章,他负责安全,孩子负责线路、食宿等。正处在叛逆期的陈天成,开始不适应极端艰苦的户外运动,一路上也有过放弃的念头,但在父亲的鼓励下咬牙坚持。就这样,花了22天,父子俩骑行到了西藏。这次骑行,看到孩子的点滴改变,陈钧钧欣喜不已,“孩子变得知道关心人了,体验到一起经历磨难后成功的喜悦,父子俩的感情更深了。”

  2013年暑假,陈钧钧和儿子环安娜普尔纳雪山线路重装徒步14天;2014年暑假,父子俩一起成功登顶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这是16岁的陈天成第一次登顶。

  艰险的户外运动,磨砺了孩子的心志和能力。2015年底,陈天成通过相关的测试后,被美国五所名校录取,最终选择就读加州大学计算机专业。陈钧钧非常有感触,“天成的文化成绩一般,凭成绩是不可能被几所美国名校录取的。美国人看中他的,就是他的经历!”陈天成的申报材料中,光报道父子俩户外运动的报纸杂志就有十多份。

  2017年7月,父子共同攀登了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5年时间,陈钧钧以户外方式磨砺孩子成为一名男子汉。

  帮助他人,做有意义的事

  “培养儿子,是我攀爬的人生第二个珠峰。”陈钧钧和陈天成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特别是陈天成赴美留学后,越来越多的人向陈钧钧讨教育儿经。而在陪伴儿子成长的过程中,陈钧钧自己也有深刻的体会和感触他琢磨着把这样的方法是不是也能用在别的家庭和孩子身上,让更多的家长成长和改变。陈钧钧说,根据他多年的育儿实践,他深刻体会到,在尊重孩子生长规律的前提下,人生是需要有规划、设计和引导的。如同他花在天成身上所制定的成长计划,虽然并不意味着已经成功,但从孩子情商、人格、体格等的发育结果来看,用“有儿初长成”来形容还是贴切的。

  2016年夏天,陈钧钧在云南做了一期家庭成长训练营,只有4个家庭参与。其中昆明一个家庭濒临破裂,高二年级的儿子成绩一落千丈。经过7天训练,一家人决心改变。一个月后,去其中一个家庭回访时,孩子的母亲握着陈钧钧的手含泪说:“陈老师,谢谢,你是我们全家的再生父母。”孩子的父亲也说:“陈老师,你挽救了我的婚姻,谢谢你。”2017年,孩子被上海理工大学录取。

  一个个成功的案例,鼓舞着陈钧钧继续做下去。而他的独特方法,也吸引了多名心理学专家、教育专家等参与,进一步完善他的教育方案。

  去年底,陈钧钧在广州创业,推广他的苦难教育理念。他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孩子在历练中成长,“我相信苦难教育对孩子是有好处的,以我的经历来看,孩子的成长应该在路上实现,而这一路都需要父母的陪伴。”

  如今,已经有两百多个家庭参与到了陈钧钧团队的培训中。陈钧钧说,他的教育方式,朝外走和向内看并举,朝外走是让孩子经历苦难,向内看是唤醒孩子的内在,激发潜能。希望能够通过他们团队的努力,和更多的家庭一起攀登教育孩子的“珠峰”,让更多的孩子成人成才。(江汉超)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