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来临,近来天气晴朗,我市各大陵园公墓迎来祭祀扫墓高峰。今年清明期间,文明低碳祭扫依然是各大墓园倡导的主题,他们继续推出冥纸换鲜花、赠送黄丝带、提供心灵卡寄托追思等活动。市区三大陵园都向前往祭祀扫墓的市民发出倡议,低碳祭祀,告别祭祀陋习,倡导文明、健康的祭祀方式来表达缅怀之情。
每人每次限烧1刀纸钱
昨日大风,一早永安陵园管理处主任章青就赶过来,看看消防车来了没有。清明前来祭扫的人多了,烧纸钱的行为也多了。章青生怕风大引起火灾,专门联系了消防部门。

△福禄园公墓里,昨日举行传统活动,图为清明戴柳。
中国江苏网4月5日讯 在永安陵园大门口,几块大广告牌宣传着文明祭扫的内容,陵园入口处的大显示屏不间断地滚动播放“文明祭扫”标语。“我们今年不但推出了纸钱换鲜花、赠送黄丝带、提供心灵卡寄托追思等活动,我们还推出了音乐祭奠、植树祭奠、洗墓祭奠、网上祭奠等追思形式。”章青说。
“我们最头疼的,就是那种一次性烧了几大捆纸钱,还拼命放鞭炮的行为。”兰园公墓党支部副书记姜正林告诉记者,有人曾经一次性带了9大捆纸钱,烧起来没完没了,黑烟缭绕。有时烧不完,人走了,环卫工人还得小心翼翼地查看,生怕没熄灭的火种引来麻烦。
而福禄园公墓早在今年3月28日就发布公告,根据国家16部委发布的《十六部委联合推动殡葬改革促进事业发展指导意见》,福禄园公墓当日起全园限烧、禁放。具体规定为:每人每次限烧1刀,多带的冥纸可以寄存在陵园;全面禁止燃放爆竹。
昨天上午,记者在福禄园入口处看到,有不少市民接受了劝导,将自己带来的成捆纸交给墓园工作人员保管,并在登记簿上写明此次寄存的纸钱的数量等信息。此外,陵园周边贩卖冥纸绢花的小摊子上,也出现了一款前所未见的商品——分拆成一小刀、一小刀出售的纸钱。厚度大约一捆冥纸的1/5,价格比同品质、厚厚一捆纸钱便宜很多。
办法比困难多
在姜正林看来,近年来文明祭扫之风,已经远超往年。过去那种拼命烧,可劲儿放的行为,基本收敛了不少。低碳环保的概念,已经慢慢渗透人心。大多数人劝上两句,也就明白个中道理。
另一方面,各陵园也采用了比较灵活的应对之策。如果有人坚持“烧得越多越孝顺”,那么请到相对安全的地方,别在园区内烧。如果一定要放鞭炮,请到陵园外放。今年清明节期间,福禄园甚至办了清明文化节,院子里布置了上万个风车,有汉服表演歌舞,可以观赏孔雀开屏。将祭扫和踏青结合起来,给大家换个环境,改改老一套的祭扫方法。
△清明节习俗,吃艾饼。
记者在几处陵园现场看到,公众也越来越能接受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理念。在兰园公墓,记者遇到了前来祭扫的邢洪涛一家。他们扫墓的时候就没烧纸钱。邢洪涛是一家三口前来扫墓的。到了墓地,一家子用带来的抹布先给碑座、墓碑等擦洗干净,然后一家三口肃然而立,邢洪涛敬上带来的两盆鲜花,然后一家人深深地鞠了三个躬。邢洪涛告诉记者,他们是来给老父亲扫墓的。对于焚烧纸钱、金箔等做法,邢洪涛夫妇都表示不赞同。“焚烧纸钱,严重污染环境。”邢洪涛妻子告诉记者,他们不烧纸钱,也是教育女儿,要有环保意识。“我们希望前来祭扫的市民摒弃祭悼活动大烧纸钱、大摆供品、鞭炮轰鸣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迷信色彩的祭拜活动。”姜正林对记者说道,“我们陵园倡导为故人献上一束鲜花、诵读一篇祭文、召开一次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时尚的祭祀方式,把对亲人的思念和告慰,化为爱家乡、爱家庭、爱生活的浓厚感情,化作创新创优的实际行动。”
塑料绢花其实不环保
“10年前,塑料绢花祭祀出现后,一发不可收拾,现在已经成了主流祭祀用品。”福禄园公墓工作人员严正美告诉记者,纸钱焚烧会让清明期间环境受到巨大的污染,而塑料花对环境的长久破坏则更加严重,一盆塑料绢花深埋几百年也降解不了。
△福禄园公墓清明文化节,一位歌手穿着与《寻梦环游记》中小男孩同款的衣服,唱《请记住我》。
每年要处理的绢花,高达6至8万盆,最起码要拉几卡车,这个现状让福禄园公墓工作人员非常头疼。“起初,我们在园内挖坑深埋,后来就送到垃圾填埋场去。面对成卡车拖的白色垃圾,我们真的有些焦虑。”严正美说,塑料绢花的问题,墓园自身很难解决,只能希望有关部门像出台限塑令一样,制定法律法规,从源头、流通环节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很多市民还没有绢花祭祀不环保这样的意识,这需要更多的呼吁、引导。甚至有些人还将塑料绢花当作是环保祭祀用品。”严正美说,花应该是主流的祭祀用品,鲜花价格贵、保质期短,却是最好处理的,或腐化或深埋,也能被土壤吸收,不会污染环境。而塑料花不易降解,若是深埋降解耗时长,还会对周边土地和空气造成污染。所以他们在园区设置鲜花卖场,倡导鲜花祭扫。记者 姚梦 徐群群 唐承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