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人物】崔学祥,盐都区信访局局长
【调研课题】结对帮扶贫困户
【调研过程】“老百姓很纯朴,他们的困难不到一定程度,不会轻易向政府开口。”崔学祥在谈及盐城盐都区学富镇白阳村“一户多残”的帮扶对象时,不禁皱紧了眉头。
中国江苏网3月30日讯 帮扶的当事人是家住白阳村三组、年过七旬的高德仁。崔学祥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高德仁的老伴双目失明,而他本人因腿部残疾,几乎不能行走。更为遗憾的是,由于达不到二级伤残,老人不能享受相关待遇。
这样的生活已属不易,可令人欷歔的是,老两口的两个儿子不仅全是智障,就连娶进门的两个儿媳妇也是智障,“户口又都不在本地,无法享受低保待遇。”崔学祥摇头感叹,“这么一来,全家六口人实际上仅有3人可以享受低保待遇,生活很艰难。”
“高爹爹,你放心!我们调研走访的落脚点,就是要及时发现你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推动解决这些困难。”看见老人腿脚不利落,崔学祥赶紧上前一步,将其搀扶落座,一边安慰一边记下高德仁家中近况。
老人的境遇,深深牵动着崔学祥的心。2月23日,崔学祥第三次上门调研,为老人送去500元慰问金。面对此情,高德仁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紧紧握住崔学祥的双手,一连说了好几声:“感谢共产党!”
【解决途径】崔学祥在调研中了解到,根据扶贫相关规定,高德仁老人这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情况,不属于结对扶贫的范围。不过,他还是决定特事特办,对高德仁这样的特殊家庭给予更多帮扶。
返回单位后的崔学祥,一方面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帮助老人重新申请伤残鉴定,争取伤残补助。另一方面,他在盐都区委书记会办会上,将自己在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作专题汇报,提请政府有关部门重点排查关注“一户多残”“因病致贫”“因祸致贫”等三类贫困户,并建议通过多种途径给予更多关怀与帮扶。
【调研感悟】大调研的关键是要带着问题,深入一线、掌握实情,既要集中推进“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活动,又要推进工作常态化。这种“常态化”绝非组织上喊一声才下去,而是在平时的实际工作中,就要有意识地主动服务人民群众。对群众提出的一些合理诉求,就是一时解决不了,也要想方设法去推动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赵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