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阜宁“新三农”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2018-03-29 07: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程光 邱俊荣 姜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9日盐城讯(记者 程光 通讯员 邱俊荣 姜娟)过去,人们提起农业,一般都会想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或者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形象。然而,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农业不再是以前那般“老土”模样。近日,记者在盐城市阜宁县实地走访发现,这里的农业早已“旧貌换新颜”。

  新农业:“农旅”融合魔力大 价值洼地变成聚宝盆

  位于阜宁县西端的桃花源生态经济区,是一条高十几米的黄土沙梁,是古黄河经年淤积泥沙改道后留下的旧河床,在阜宁县境内绵延31.7公里。该经济区产业办主任杨东告诉记者,这里曾经土地贫瘠、信息闭塞、交通落后,是一条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带”。

  然而,如今的黄河故道已经成了“树的海洋、花的世界”。“这里高出水平面3米多,是盐城地势最高的地方,适合种果树。”杨东说,为了带动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美化乡村环境,将这片“洼地”的潜在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当地政府投入资金1.3亿元,修建了一条长31.7公里的中山路,大大改善了黄河故道地区交通不便的现状,为桃花源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解决桃花源地区林果产业发展用水的问题,政府又投资了6000万,实施管道节水灌溉工程,新建高压灌溉泵站18座,灌溉管道150公里,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正在建设。

  路通了,水来了,这条“古黄河故道”也随即热闹了起来。2016年以来通过集中流转土地1.1万亩,2017年新拓林果项目6700亩18个,新签约项目10个共3500亩。在现场,记者看到,这里已经建成了3个千亩林果基地,分别是千亩黄桃、千亩碧桃2个“千亩桃园”和千亩银杏基地,另外千亩金果梨和苹果基地正在建设。按照“生态绿色长廊、鲜花景观大道”的建设要求,沿中山路栽植绿化,打造“十里桃花”,目前已基本建成。

  如今的桃花源景区,不仅仅是个林果产业基地,更是当地的一个休闲旅游观光基地。借助有着30年历史的传统节庆——桃花节,这里的旅游产业同样风生水起:特色农庄、户外运动休闲基地、古黄河漂流、骑马射箭……各式各样的游玩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

  在阜宁,像这样“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神来之笔”还有不少。阜宁金沙湖景区原是一条长达7公里,幅宽1.5公里,呈东南-西北走向的黄沙冈。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创办了全县唯一合法的采砂企业——施庄砂矿。经过30多年的开采,高耸的沙堆成了支离破碎的废沙塘。环境不断恶化,土地收益急剧下降,成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昔日被人们称为“花生香,梨子甜,黄沙又卖钱”,流金淌银的黄沙冈已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原来的民谣上加上“吃的祖宗饭,用的子孙钱”。可到了2011年,这句民谣又有了新的变化,“美湖景,新乐园,三产也挣钱,变废为宝新奇迹,子孙享万年”。这变化的民谣,不仅流露了人们对金沙湖开发建设的拥护和赞美,更是对金沙湖科学发展的生动诠释。

  新农民:“种玫瑰、育瓜苗” 阜宁小伙土里掘得百万金

  走进七彩阜宁国家农业公园,24万株朴树、栾树、紫薇组成的乔灌森林扬青叠翠;80万平方米硫磺菊、格桑花、国庆红编织的植被地毯流光溢彩;梅花大道、紫薇大道,拉开了一道道秀美的画廊;白鹭、苑鹭,喜鹊、野鸽,用翩跹的姿态,刻划着动人的生态弧线。七彩阜宁国家农业公园于2015年元旦启动规划建设,2017年5月1日正式开园。记者实地探访后才发现,这里不仅仅是个秀美如画的旅游景区,更是一个创业富民的大舞台。

  今年34岁的陶健大学毕业后,在苏南、上海等地从事园艺工作,靠着自己的努力,用了几年时间便成了一家跨国公司中国区域的负责人。

  2017年,陶健回到家乡,看到七彩农业园内的大棚基础设施非常好,和国外的标准差不多。和团队商量后,陶健决定回家创业种植玫瑰。他创办的七彩玫瑰园艺有限公司占地30亩,专门从欧洲引进了先进的加温降温系统,采用自动化、工厂化生产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余名。由于他们种植的玫瑰品种在全国获得授权的只有四家,华东地区只有他一家,销量非常好,可实现年产值2000余万元。

  记者了解到,两年多来,七彩农园坚持生态优先、富民为要、产业融合、市场主导,努力使新业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利用已建成的智能大棚,按照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模式,以党员为骨干建立大米、草莓、荷藕等专业合作社,吸纳了1000余名周边群众务农就业,此外还吸纳10多位大学生及种养大户入园创业。截至目前,园区实现农旅总产值2000万元,休闲、观光、住宿等生态旅游收益达600万元。

  “产业是富民之基、增收之本。”阜宁县副县长郭碧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立足阜宁的资源禀赋,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重精品、强特色、做加法、有创新,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得益于阜宁县委、县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如今的阜宁大地各类特色园区遍地开花,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式农民”。

  在阜宁春华秋实现代农业示范园的一个大棚内,30多岁的姜官俊正提着水管给瓜苗浇水。在这座年产值约600万的大棚里,每年都有1500多万株作物苗被运往周边各县市及乡镇。“太忙了,好几天午饭都没有时间吃。高峰期的时候,一天就出了80万株苗。”姜官俊说,现在忙着培育西瓜、辣椒、西红柿等经济植物苗,阜宁的种植大户以及外县的很多客户都在他这里买苗。在现场,记者就遇到了一位前来购买瓜苗的阜宁小伙,他叫郑兴旺,已经和姜官俊做了十来年的生意。他告诉记者,自己家里有除了种植西瓜,还承包了稻田、蟹塘。“去年西瓜的行情比较好,算下来,我们一家四口去年纯收入大概在150万吧。”

  新农村:打造田园综合体 小村庄融入大景区

  沿204国道往滨海县方向,阜宁县阜城街道占地3万亩的“十里风光带”田园景区正在紧张建设。待建成后,这里将完全展现传统农业特色和原生态自然农村风貌。

  “这里四季分明、田园风光。策划一宿三餐24小时游玩周长,让游客体验简单的农村田园生活。”阜宁县阜城街道农业干事刘德松向记者介绍说,按照阜宁县委、县政府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十里风光带主攻绿色发展,坚持生态底色,依托“十景一线一湿地”和“六桥两门两棵树”景点工程,绘就乡村振兴之美。

  在景区,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村民,大家对这项惠民工程十分支持、十分期待。“怎会想到政府会在我们东郊的农村建设十里风光带呢?多少年来,我们农村除了种地还是种地,现在好了,不出村也可在就近基地打工,还有更多的创业机会,种田上班两不误,当然举双手欢迎。”

  记者了解到,为深化农村农业改革,加快转变农村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多元化发展结构,培育新型农业农村经营合作模式。阜城街道通过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土地合作、土地合股,因地制宜,大手笔规划“十里风光带、十里不同天”工实施“十里十景”现代农业成带出彩和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打造一条7.5公里果林采摘景观示范带,涉及城东、方黄、杜庄、新港、小灶5个村,总面积593亩。

  在方黄村,记者看到,一条宽阔的水泥路旁,一幢幢白墙青瓦、黄墙红瓦的两层别墅式建筑十分抢眼。而在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对面就是“十里风光带”的核心区。一片硕大的儿童游乐场已经建成,几座别致的古桥也已竣工,满载回忆的“乡愁馆”已经开门迎客…….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人们体验农耕生活、追寻乡愁记忆、享受田园风光的绝佳去处。

  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点,一座乡村民居就是一道怀旧风景,一道农家土菜就是一份童年回忆。阜宁县副县长郭碧玉告诉记者,阜宁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治理、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要让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吸引游客的‘魔法石’,最终变成村民的‘金山银山’。”

  村民离土不离村,市民离尘不离城。如今,在阜宁这片有着“江淮乐地”美称的革命老区,一幅城乡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都市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角已然吹响。

标签:
责编:张静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