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5日讯 乐绍琪的农家书屋,位于盐城盐都区尚庄镇姚伙村境内,占地400多平方米,其一楼是陈列8000多册各种图书的阅览室,二楼是多功能展览室和基层服务放映室,每周六村里都会组织40多名留守儿童到那学书法绘画。
别看他年过花甲,谈起农业技术却头头是道,但凡农民遇上种植麻烦都找他。不过,47年前,乐绍琪还只是个连高中都没能念上的“三光”农民。所谓“三光”,即没粮、没草、没钱。都说穷则思变,那时的乐绍琪只要一闲下来,就读书看报,因为他觉得靠传统农业翻不了身。没过几年,乐绍琪的机会来了。
“有一次,集体的猪饲料不够用,地里又要上绿肥。我利用河沟、圩堤、稻田长水葫芦、水花生、浮萍。”乐绍琪说,没想到当时这事居然轰动了全公社,以至于被供销社领导硬“要”了去,当副业辅导员,负责指导全公社的蘑菇种植。
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大包干。乐绍琪家分到5亩地后,开始长蘑菇、种桑树、养蚕子。当积累了一些资金后,他又跑到南通、上海等地买回野鸡、鸭蛋,自制电孵箱,自学加请教发展特种珍禽养殖。很快,就成了当地最早的万元户之一。
当村民们发现乐绍琪靠知识改变命运后,纷纷效仿。久而久之,过去从不看书的村民慢慢养成了学习的习惯。几十年来,乐绍琪每年都自费订阅10多种农业科技报刊,悉心研究农作物防病、治虫、除草、施肥等技术。后来,为了更好地为农民服务,乐绍琪于2007年5月,自筹资金2万多元,创办“农家书屋”。
别看书屋刚建时,只是个简易的石棉瓦棚子,但去那看书读报的人却络绎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乐绍琪申请成立了《江苏农业科技报》的农技咨询网点,并在书屋开通农技热线,免费为群众提供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和农技咨询活动。
随着去他那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简陋的书屋已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了扩大书屋,他找女儿、女婿帮忙。没想到,晚辈们一口答应,共同出资20万元,支持他扩建书屋。
之后,老乐拿出全部积蓄,又向亲朋好友借了一些,凑起了12万元,但资金还有缺口。当地一位富商得知老乐的困难后,主动承诺垫资18万元为他建房。值得一提的是,看到姚伙村的农业越搞越好,附近村子的农民没事也到老乐的书屋“取经”致富。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2009年4月底,省农科院专家曾把水稻栽培及病虫草害高效防治技术讲座办到了乐绍琪的“农家书屋”,活动不仅吸引了400多名农民听讲,就连美国陶氏益农公司亚太地区市场开发经理罗德先生也专程从上海赶来观摩学习。经专家指导,该村当年水稻亩产就达7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