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3月1日讯 “以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信用承诺’改革为导向,以‘一窗通办、一网通行’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为突破口,以政务服务‘一张网’为载体,以‘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为保障……”2月28日,记者从盐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努力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到便利和实惠。
我市将“一窗通办、一网通行”利企便民不见面集成改革纳入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将300多项市县跨部门审批服务事项按类别整合,形成八大类综合受理窗口,在企业投资建设、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交易等民生领域全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数据网上传输、统一窗口出件”。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再造审批服务流程,优化市县镇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及分中心的窗口布局,实现政务服务集约化运行。加快推进市县镇政务服务数据双向实时互通、数据共享,加快建设“政务服务网”移动客户端,尽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同城通办”,打造具有盐城特色的不见面审批(服务)升级版,提升我市“3550”改革水平,努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以办事群众需求为导向,选择与企业和创业者办事密切的19个行业推行商事登记“证照联办”改革,梳理各部门的备案、审批事项,其中能够与商事登记整合联办的尽量实现整合联办,努力做到“能合尽合,能联尽联”,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出件”。
在省级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工业企业“零用地”扩建、改建、单纯购置等技术改造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试点推进工业企业“零用地”利用其他企业空闲厂地或厂房开展技术改造项目信用承诺制改革,探索构建以政策性条件引导、负面清单管控、准入标准规范、企业信用承诺、严格有效监管为核心的行政审批管理模式。
积极推进涉批中介管理“升级版”。进一步打造“盐城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网上超市”特色平台,实行市县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申请、业务对接、结果反馈、中介监管全程网络化。出台盐城市测绘(国土、规划、房产)标准(试行),启动“三测合一”和联合评估、联合踏勘、联合验收,探索水利投资项目评估“三书合一”。探索在省级以上开发区开展“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清理规范涉及行政审批的各类认证、评估、审图等中介服务,动态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及收费清单,探索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材料“以表代书”、“一表式”等简约范式。
我市将加快推进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盐城高新区的集成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落实“不见面审批(服务)”要求;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组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提高执法监管效能;推动国家级开发区全链审批赋权“落地”,实现开发区内涉企投资审批扁平化、标准化、便利化,努力形成“一枚公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中心管指挥、一个平台管信用、一个网格管治理”的新型治理架构。
以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更大力度推行综合执法改革,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管理等领域整合组建5至7支综合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实现“多帽合一”。通过“撤一建一”或挂牌形式在政府部门成立事中事后监管职能处(科)室,相对集中政府部门分散的检查监管职能。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监管”“谁行权、谁担责”原则,编制公布政府部门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清单,实现“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机制,建立全市统一的双随机抽查系统,实行随机“摇号”、联合抽查、专项督查、事后稽查、联合惩戒等工作机制。加快运用信用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