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前三季度盐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61元
2017-12-22 09:2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22日讯 “脱贫了”“家门口享受名医诊疗服务”“出行更方便了”……即将过去的2017年,盐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注重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惠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着力办好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从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到织密社会保障“安心网”,从扩大就业到大力引进名师名医,一项项惠民政策相继出台,一项项民生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温暖人心。

  指标稳中有升,交出沉甸甸的民生答卷

  时近岁末,我市交出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指标稳中有升,亮点纷呈——

  “钱袋子”更加充实。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围绕“两聚一高”主题,大力推进“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经济难中求进、砥砺前行、稳步发展,为居民收入增长打下了良好基础。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前三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961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77元。

  更多人有了“饭碗”。我市推进企业引才用工服务专项行动,建立市外、省外劳务储备基地,举办各类招聘会,开展个性化和实效性的培训。就业形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截至11月底,城镇新增就业约1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2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数5.77万人,支持2.46万人成功自主创业。

  社会保障体系愈加厚实。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策制度基础上,我市积极先行先试,探索推行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保费缴纳、待遇领取、权益查询“四个不出村”服务模式,较早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托底助保范围扩大到贫困残疾人、低保户、“三无”老人及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连续七年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国互联互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支撑。

  教育教学质量、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通过开展名师名医合作交流,我市引进独立举办或联盟学校34所,全职或柔性引进上海、南京、无锡等地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特级教师、名校长等各类名师36人。已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新增6个工作室,5个工作室完成合作洽谈、待揭牌;“名院名医工作室”开办以来,专家团队来盐共195次,门诊量2891次,开展各类手术762台。

  民生持续改善,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全市民生工程聚焦扶贫救助、医疗健身、环境整治、交通出行等人民群众最期盼、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加大财政资金向民生方面的投入力度,继续为民办20件实事。1至11月份共完成投资87.61亿元,占时序的94.2%。

  补短板惠民生,百姓日子过得有盼头

  全面小康路上,困难群众最让人牵挂。今年,我市继续加快经济薄弱村达标和低收入人口脱贫步伐,组织开展“三清三实三帮”大走访、“三位一体”合力帮村、市县领导挂钩帮村、行业部门联动帮扶等活动,扎实推进绿色扶贫、光伏扶贫百村行动、特色产业扶贫等有效举措。目前已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0344个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39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更高水平地实现新“八有”目标。

  家住阜宁县东沟镇丁横村二组的村民陆玉珍是建档立卡的低收入农户,今年可实现脱贫。“镇里送了两头‘扶贫猪’,每头猪还给了1000多元补贴。”陆玉珍说,前段时间“扶贫猪”出栏卖了2400多元后,她又买了5头猪苗,年前可以卖个好价钱。家里以土地入股村合作社,每亩每年保底800元,除此之外每亩还有58元分红。

  住房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刚需。市委、市政府把推进城镇住房保障、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等各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安居工程的建设在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了住房有效供应。今年市区提前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截至11月底,市区新开工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4019套,基本建成(竣工)3805套,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33%、190%。市区新增低收入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172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72%。

  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群众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的需求已由“走得通”向“畅、舒、优、美和安全”转变。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补齐农村公路这块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我市从去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行动计划”,让百姓家门口的小康路越走越舒心、越走越宽广。今年以来,全市各地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加以推进,保质量、抢进度,全面加快建设。截至11月底,全市农村公路开工2786公里,完工1863公里;桥梁开工1760座,完工1343座。

  多谋民生之利,让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市加强水生态水环境治理,通过截污治污、生态治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多种有效措施,水环境质量得到较大幅度提高。截至11月底,市区核心区64条非骨干河道已有30条完成整治,其余34条正在实施中;市区农村河道整治完成投资1.17亿元,疏浚大沟32条、中沟237条、199个村集中连片疏浚小沟1048条。“政府铁腕整治水环境,原来的‘黑水’变成了‘碧水’,真的是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宜居。”市民王智勇说。

  “弱有所扶”,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四个字直抵人心。今年,我市投入更大力量帮助弱势群体,继续开展残疾儿童、贫困残疾人精准服务行动,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目前,1078名残疾儿童到各定点康复机构接受康复训练,对109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给61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完成2329例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任务,适配有助听器需求200人,向3780名有服药需求的贫困精神病人免费发放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菜篮子”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在中南世纪城农贸市场,记者看到市场摊位结构布局合理,功能区域划分科学。家住中南世纪城小区的周春凤每天都来买菜,“从家门口走到农贸市场,只需几分钟。而且新菜场又大又明亮,菜品还特别丰富齐全。”今年市区新建7个农贸市场,除了中南世纪城农贸市场,峰尚、龙冈龙韵农贸市场也已正式营业,刘庄、白驹农贸市场试营业,杨坝、新义丰农贸市场正进行室内装修。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让百姓家门口享受优质的医疗服务,今年完成34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群众生活多姿多彩,文化惠民“三送”工程给群众送戏1000场次,送图书15万册,送电影22000场,建成图书馆分馆50家;智能信包箱解决“最后一公里”投递难题,将完成天澜湾、房博园、大宇花园、钱江方洲等22个既有住宅小区普通信报箱的升级改造,创造安全、便捷、智能的用邮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近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对明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研究,并提出明确要求。相信随着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民生实事落到实处,群众幸福指数一定节节攀升。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