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盐城社区民警周莹:病魔击不垮的“钢铁女警”
2017-12-19 09: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嘉祺 吴坚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2月19日盐城讯(李嘉祺 吴坚)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周莹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社区工作,一干就是28个春秋。她始终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到公安事业中,竭尽全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分忧事。因积劳成疾突患重病,为了救命,20年前医生在她体内嵌入20厘米的钢板,可重返工作岗位后,她几乎从未跟人提及,工作起来仍是个“拼命三郎”。在社区群众中留下了“亲和、细腻”,“找她办事如沐春风”的优秀口碑。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三次,获得“111”工程优秀派出所民警、“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等称号

  积劳成疾患重症

  硬从“死神”边缘挣扎过来

  “我的命是社区群众保佑的,我还要把她献给社区群众,忘我工作,勇于担责。”文峰派出所社区民警周莹说。

  1996年7月,因为长期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周莹被确诊为“重症肌无力”,医生告诉她是“绝症”。这对自己、对家庭都如“五雷轰顶”,但当社区群众自发成群结队来看望她时,给她带来了“我要活下去”的无限勇气和坚强意志,从此,她开始与病魔作斗争。

  当年,医生打开她的胸腔,在她的骨头上打上了一块钢板,她硬是从“死神”的边缘挣扎过来。钢板20多厘米长,这么多年一直嵌在胸口,下雨天还会有压迫的感觉。所领导对她很关心,让她多休息。“可我不能虚度人生,我还能为社区群众服务。”她说,她离不开钟爱的社区警务工作。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来干,就会有无穷的力量,我也会忘记我是一个病人。”病魔缠身却挡不住周莹为民服务的步伐,从事社区工作28年来,她在社区群众中留下了优秀口碑,被赞誉为“钢铁女警”。

  警民联系牌上留手机号

  群众有事,一键直拨

  派出所警区工作千头万绪,事情琐碎繁杂。周莹的辖区里,每个小区、每栋楼、每个单元,都会看到醒目的警民联系牌,上面留有周莹的手机号码。凡是辖区单位和群众有需求,只要一个电话,她都会及时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尽最大努力,帮群众排忧解难。

  今年夏天连日阴雨,辖区八十多岁的乐奶奶向周莹求助,说她家被淹了,臭气熏天。乐奶奶家所在的小区是老小区,没有物业,也不知道该找谁,只好照着便民联系卡上的号码拨给了周莹。

  来到乐奶奶家,周莹发现她家不仅下水道被堵,二楼还不停地朝下渗水,而且二楼长期无人居住。周莹立即联系人在外地的户主,请其联系亲朋过来查看情况,并协调街道对部分下水道进行翻修,里里外外忙碌了一个星期。看着周莹冒着雨,蹚着水奔来忙去,乐奶奶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周莹平时出门,兜里带得最多的,是名片大小的警民联系卡,她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社区里走访,张家长李家短,她都能聊上几句。

  在一次处理纠纷时,周莹无意中看到,一位居民的手机上,她的号码居然被存为可以一键直拨的“紧急号码”,这让她刻骨铭心。

  周莹经常对身边的人讲:“老百姓对我们是充分信任的,我们不能让他们失望。”据了解,近年来,周莹的辖区内,社会治安稳定,发案率逐年下降,辖区住户里从未发生因矛盾激化而引发的不良事件。

  一家三口都是警察

  聚在一起吃饭都成奢侈事

  周莹的丈夫也是一名警察,他和周莹一样每天忙碌在大街小巷。“经常有人问我,双警家庭有什么感触?”周莹说,一个是聚少离多,一个是对老人、孩子充满内疚。

  “记得当年辖区发生一起抢劫案件,那时儿子还小。”周莹是事发地的社区民警,整天为这个案子忙得昏天黑地,只得把年幼的儿子关在家里,并留下一堆方便面,让他自己泡着吃。一天深夜,周莹开门回到家中,发现孩子早已睡着了,桌上还留了一碗泡好的方便面,旁边贴一字条:妈妈,你还没吃饭吧,方便面给你泡好了,记得吃!周莹忍不住流下了泪。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泡方便面的小男孩也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儿子在盐都区公安局,我们一家三口难得聚在一起吃饭。”虽然一家人难得团聚,可每当看到儿子眉飞色舞地说起他的工作、谦虚地向她和丈夫请教做群众工作的经验、一板一眼地跟他们讨论巡逻处警中遇到的问题时,周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幸福。她时刻提醒孩子,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穿上警服就是责任,要时刻把与民同行、保民平安的责任扛在肩上,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放在心中。

标签:
责编:张良琴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