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1月9日盐城讯 11月7日,盐城市大丰区草庙镇四灶村351省道沿线北侧,500亩设施农业园区一大早就热闹开了。由8名村组干部和1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自发组成的义务帮工队,早早来到园区承包大户鲍玉斌的80亩大棚韭菜田头。他们有的在捡拾套作在蔬菜田边的棉花,有的清除棉秆和杂草,有的将堆放在田头的大棚支架扛起,再散放到菜畦上,还有的在钻眼竖支架,所有人都在忙碌着。
四灶村是草庙镇设施大棚蔬菜大村,高峰期全村设施蔬菜面积突破2000亩,并先后创立四灶牌韭菜、四灶牌青椒两大反季节蔬菜品牌响誉大江南北。今年该村积极响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号召,发挥本村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在351省道沿线创办500亩设施蔬菜园区,500亩“一边倒”桃园两大高效农业园区,并以此为龙头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步伐。
鲍玉斌是该村设施蔬菜生产大户,先后从事大棚韭菜、青椒、冬瓜等生产10多年,并多年到外村包田从事大棚生产。今年春在外村从事大棚冬瓜种植时,由于受相邻田块的农药污染,冬瓜受损严重,理赔困难,一度挫伤了他的积极性,对承包本村园区的80亩韭菜大棚生产也一度信心不足。四灶村两委会主动出面找相关村和农户协调交涉,请上级政府和法庭出面调解。经过多次协调沟通,终于使鲍玉斌拿到了应有的赔偿,但由于前期疏于管理,他承包的80亩大棚韭菜几近荒芜,鲍玉斌想重新架棚生产却有心无力。
四灶村两委会研究鲍玉斌的实际认为,他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技术娴熟,观念新颖,是本村不可多得的现代农业发展龙头大户,一定要扶持并帮助其恢复设施蔬菜生产的雄心,促使其带动更多农户从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富民步伐。于是他们决定,由村组干部出面组成义务帮工队,利用早晚或休息日,帮助鲍玉斌将80亩韭菜田把杂草杂物清除了,把支架架起来,把农膜覆上去。看到村组干部都上阵了,村里的吴正龙等10多名老党员、老干部也主动赶来,参加义务帮工,经过大伙的齐心努力,不到半天时间,40多亩韭菜地就恢复了整洁,并覆上了大棚。
鲍玉斌夫妇看到村里这么多党员干部这样热心为他们服务,禁不住发出由衷的感慨:“村里这样关心支持我们,再不好好发展真说不过去了!我们一定要带动跟多农户到园区来发展,为富民强村多做贡献!”(陈慧 李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