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阜宁七旬老人孙正起寻找高中时同吃同住的同学刘整
2017-10-18 10:5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孙正起盼望与上铺的兄弟相聚。

  中国江苏网10月18日讯 昨天,家住阜宁五滩街道仁范村的孙正起老人来电,距1968年年底高中毕业过去了49年,曾经失联的老同学们也渐渐有了联系、经常聚会。而唯独睡在自己上铺的兄弟刘整,还未能联系上。在老人的记忆中,刘整的老家在射阳,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在原阜余镇供销社工作过。

  艰苦的高中时代

  “高中同学我们已经联系上30多位了,但无论怎样都找不到和我同龄的好兄弟刘整,希望通过帮你找平台帮帮忙。”昨天,71岁的孙正起打来电话。

  1965年9月1日,19岁的孙正起来到射阳县黄尖农业高中上学。那个年代的高中是三年半时间,所有学生都住校。孙正起班上一共有50多位同学,女生10多个,大家相处得非常融洽,无忧无虑好像兄弟姐妹一样。而刘整和他正好成为上下铺。

  “那个年代不像现在的生活这么好。”孙正起回忆,他和刘整两个人的家庭条件都不怎么好,连吃饭都有点困难。往往到了中午,人家吃的是蒸饭,而他们俩因为米不够,吃到的只能是“蒸厚粥”。菜一般是蔬菜,冬天主要以大白菜为主,很少能吃到荤菜。

  难忘老同学感情

  “当时刘整的身高不足1.7米,长得白白净净,可以用标致来形容。”孙正起哈哈大笑地告诉记者,似乎回到了年少时代。刘整会拉二胡,在那个娱乐生活很少的年代,这项特长让他特别耀眼。每晚回到宿舍或者休息空闲时,他总爱拉上一曲,不少女生对他很崇拜。

  因为睡在上下铺,家庭条件相仿,孙正起和刘整成为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有难同当。1967年的夏天,孙正起的脚上长了疮,无法下地走路,无法洗衣、买饭。“一连10多天,都是刘整端饭来给我,从来没让我饿过一顿。”孙正起记得特别清楚。

  1968年年底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失去了联络,而他们两人之间还是有联系往来的。“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刘整在阜余镇供销社做起负责人。那时分田到户,我因为买不到尿素,还特地去找他帮忙。老同学一点也没推托。”孙正起说,后来,因为结婚生子生活的压力加重,两人渐渐失去了联系。等想再联系的时候,已经找不到了。

  盼寻到上铺的兄弟

  三年前,以前班上的一位同学发起了同学聚会,开始逐个联系许久未曾见面的同学。去年,聚会时还建立了微信群,共找到30多个老同学,却唯独始终找不到刘整。

  “班上大多数同学毕业后做了教师和机关工作人员。现在大家都是七旬的老人,在家颐养天年。但也有好几个同学已经离世了。”孙正起叹了口气,“已经联系上的所有同学都约定,每年必定相聚。去年是在射阳举行的,今年在阜宁,相约明年到盐城。我希望上铺的兄弟刘整也能一起来参加。”

  认识刘整或知道他信息的读者请速与记者联系,电话:15205102228。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