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黄金周里的“白衣天使”:坚守岗位只为守护生命
2017-10-10 17:34: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王建生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10月10日盐城讯(王建生)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相遇,造就了少有的8天长假,人们尽情地欢乐、尽情地游玩。但有一群人,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呵护生命、守护生命,他们就是可敬的“白衣天使”。

  黑色的“生命守卫者”与紫色的“天使”

  这是盐城东台市人民医院ICU护士崔梅的比喻。她说,ICU医生工作服是藏青色的,有点近似黑色,选这个颜色是因为抢救病人的时候碰到血迹,病人的排泄物不容易看见;而ICU护士的工作服是紫色的,比白色多了一点生机,为这个气氛略显沉闷的科室带来一抹亮色。

  10月2日8:00,重症医学科接到了急诊电话:一位十六岁的小伙子高处坠落,多处骨折休克,即将送来。大夜班的同事准备床位,打开监护仪,白班的同事准备气管插管用具,呼吸机,值班医生陈少波把深静脉置管的东西准备好守在病床前,等待病人到来,对失血性休克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就是跟死神赛跑,谁快谁就能赢。8:08病人送到,大家一起将病人抬上床,血压只有52/30mmHg,护士王萍协助医生行左侧股静脉置管,护士长柳小霞给病人备血,留取血标本,做输血前准备,8:30病人呼吸微弱,血氧下降,护士蔡颖协助科主任崔广清行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两名年轻的同志在给病人加压输血……

  这样的生死时速基本每日都在上演,在节假日格外频繁,今年也不例外。护士长柳小霞介绍,10月1日到10月8日重症医学科共收入病人14人,出院4人,现病人25人,其中病危22人病重3人,手术病人4人。

  黑色的“生命守卫者”与死神争夺生命。

  国庆期间,ICU的医生团队在科主任崔广清的带领下,每天加班加点,成功抢救了数十名重症患者,崔广清主任更是一天没有休息。每日8点准时开始查房25个病人,一个一个视触扣听,仔细检查病人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我们要对每一位病人负责!”这是崔主任常挂在嘴边的话。“最不喜欢过节的大概就是我们这些在医院工作的人,尤其是在重症监护室的人,因为每到节假日都是我们最忙的时候。”女医生冒秀红在ICU已经工作10年了,是一个“年轻的老医生”,瘦瘦小小的个子,工作起来和男人一样,为一个体重200斤的人插管,手法专业动作流畅。她常常自嘲自己是个女汉子。

  紫色的“天使”同样令人感动。

  10月4日中秋节,对于很多人来说,假期带来的休闲时光味道正浓,朋友间的愉快聚会刚刚开始。东台市人民医院ICU护士顾丹丹刚刚结束了一轮夜班,刚想把紧张的神经稍微放松一下,8:00手机铃声响起,科室又来了急诊!护士长柳小霞紧急调配,顾丹丹接到电话,十分钟就赶到了科室换好工作服投入到工作中。这支紫色的天使队伍都习惯了在节假日接到加班通知,护士长在节前就安排好了每日的备班人员,都是科室高年资的护士,她们不仅仅是科室的备班也是全院的备班人员,万一有大型事故发生,她们要随时待命。护士长柳小霞心疼地说:“每次打电话喊加班我都舍不得,但是没有办法,希望过了这个国庆假期病人能稍微少一些,让大家多休息一点。”

  人们常说ICU是生命的最后一道守护,一扇门,门外是心急如焚的家属,门内是不停奔走的ICU医护。为了挽救生命,ICU医护们与死神殊死搏斗,不分白昼黑夜守护。家属和医护,两个群体,隔着一扇门,都在为生命而努力及祈祷。

  这里有一群可爱的生命守卫者和天使,他们忙碌地穿梭在病房的各个角落,用心付出,为生命守护!当看到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时,她们会欢呼雀跃;当看到病人无法挽回时,她们会悲伤难过;当遇到失亲之痛而导致情绪失控的家属,她们只会选择默默忍受……

  治病救人,大爱无疆。医护人员放弃休息,用假日里的坚守,更用大爱呵护生命,他们,是生命的守护神!

  “不一样的中秋之夜”

  这是ICU护士徐改兰发在微信群里的一篇文章。

  “今夜,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月圆日,我们重症监护室却有一群人仍忙碌在工作岗位上,身影在病房间穿梭。ICU不同于其他科室,每逢过节都忙得昏天暗地。在大家都期盼着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却有些恐惧甚至是拒绝节日的到来。众所周知,我们科的工作量很大,工作的内容是不分昼夜的,在别人欢度佳节的时候,在大家酣然入梦的时候,我们却在为挽救病人的生命,坚守在病人的床前。”

  她说,下午四点我们正在进行交接班时,同时来了两个急诊病人。一例多发伤,八十多岁男性,双瞳散大,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我们一边协助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准备机械通气,同时准备深静脉置管的用物及大剂量升压药。另一边还没下班的白班同志在协助我们处理另一名高处坠落伤的病人。白班的医生们也是一刻不得闲,25张病床全部收满,所有的呼吸机,微量泵均在使用中。太多的紧急情况需要他们去处理,太多病情需要他们去沟通解释。与此同时,普外科、骨科、急诊,不停的有病人需要急会诊。我问还在加班处理病人的陈少波医生:“累吗?”他说:“累呀,双腿都感觉不是自己的了,但病人不能等。”

  “中秋节这个小夜班我们收治急诊病人6名,心肺复苏两次,出院一名病人。除此之外,还有治疗、血气分析、体外排痰、吸痰、鼻饲等等。夜班的的小伙伴一直在忙碌奔走中。小伙伴周菲对我说过,她曾经懊悔过自己的选择,在充满消毒水气味的病房床前,听着痛苦的呻吟,心情极其沉重,即使再用心救治我们最终也无法挽回那些脆弱的生命;即使再竭尽全力抢救也无力于人生悲惨的离别。多少日夜我想过放弃,可是当我们将好转的患者送回普通病房时,内心有一种由衷的欣慰,再多的苦涩辛酸都在那一刻被吞咽,渗入心底的是喜悦与成就的真情流露。其实现在作为一名ICU的护士我感到蛮自豪的。”

  下班回家的路上,伴我们前行的不是月光,而是淅淅沥沥的小雨,小伙伴都说这样一个充实的中秋之夜感觉很不一样,我们一定会久久记于心间。

  手术室的故事

  10月7日上午10时许,东台市人民医院手术室里三台手术同时进行。3号手术室里,胸外科主任林永德正与上海肿瘤医院的专家一起为一位病人进行手术。护理人员、麻醉师围在一起,神情专注,手术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手术室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护士长邵晓兰介绍,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期间还不算多,主要是妇产科、脑外科、普外科的手术。手术室各项保障到位,保证各种手术需要。

  妇产科主任王厚勤讲述了他们抢救一位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事。她说,10月4日上午,值班医师吴瑛上班后刚刚穿好白大褂,妇科病区就响起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原来是急诊抢救室呼叫急会诊,有一位女性病人腹痛十余小时,腹盆腔CT检查提示大量积血,考虑异位妊娠破裂出血。

  二线班刘进副主任医师和吴瑛医师立刻赶至急诊,见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神志欠佳,急性失血貌,面色苍白,皮肤冰冷,脉搏偏快,下腹部压痛明显,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虽监测血压仍在正常范围,但种种体征均提示患者腹腔内大量出血,随时有发生失血性休克、并发DIC、引起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急性缺血缺氧继而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的可能。立刻医嘱开放多条经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协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同时通知手术室做好急诊手术抢救准备。

  刘进和吴瑛两位医生随即护送急诊病人去手术室,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患者腹腔内游离血液及血块共约3000ml,而人体总血量是4200ml。术中,病人血压下降至90/50mmHg左右,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若并发DIC、肝肾功能损害,则患者的预后将是未知数。加速补液的同时立刻通知血库配红细胞7范围及血浆400ml补充血容量治疗。所幸患者手术经过非常顺利,输血科配合默契,经过积极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已能下床自行活动,复查肝肾功能、凝血指标均无明显异常,近期可予出院。

  “脑外科爆满!消化科爆满!”在急诊室就听到这个消息后,记者首先来到神经外科二科。护士工作台里,呼叫器此伏彼起,像个作战室。护士们的身影在眼前晃动,没有一个停得下来,抽空问了一下护士孙玫梅,病区里有45张病床,全都满了。2号、3号手术病人多,每天都是四五台手术。

  10月4日中秋节,早上一上班,急诊就送来一个醉酒脑疝病人,来时一侧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需要急诊手术。护士们立即对病人进行查体,抽血,备血,通知手术室,手术做了4个多小时,终于化险为夷。

  脑出血病人基础护理量很大。记者跟随孙玫梅到病房,看她给一个脑损伤的病人做吸痰护理。病人家属感激地说:这个护士人太好了,有时病人的痰喷出来,她一点都不嫌脏。“不管医到什么程度,都要感谢医院的医生护士,他们太辛苦了。”

  同样的感谢,在消化科也听到不少。“姜主任太细心了,不管对谁,一样的热情、耐心、周到。”10月7日,记者走进消化科病房,不少病员为消化科主任姜琦点赞。而刚刚入院的老张则对他的管床医生很赞美:“她叫陈冲,和电影《小花》里女演员的名字一样。”——这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一部红色经典。由陈冲主演的“小花”非常感人。老张用这个典故来称赞他的管床医生,可见感激有加。听说当天上午老张是打着寒颤进医院的,“床都抖得响”——旁边的病友说。管床医生陈冲立即给他用药,并安慰他,让他很感动。

  急诊笔记

  10月1日,一夜暴雨,深夜发生多次车祸,三名伤者被送来,医院急诊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快速救治,第一时间护送重症病房!

  10月4日到5日,气温骤降,脑梗、脑出血病人增多,患者脑出血确诊后,第一时间急诊医生联系脑外科医生直接收入病房急诊手术,防止脑出血加重!

  对于脑出血病人,120救护车医务人员送到急诊后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急诊CT检查,急诊医护人员全程陪同,时刻注意途中病情变化,及时保持患者头偏一侧,防止病人呕吐窒息。

  ……

  这是东台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一位护士的笔记。

  急诊抢救室是急救的前沿阵地。医护人员急促的脚步声、病人无力的呻吟声、家属急切的问询声,让人的心揪得紧紧的。登记簿上,1至7日,每天都记得满满的,大概数了一下,有100多人。当班护士介绍,抢救室里有8张病床,但忙起来时,最多添加到15张病床。国庆中秋期间,亲朋好友聚会多,加上阴雨天多,车祸外伤的,醉酒脑出血的,还有年纪大的因气温下降发生脑梗的也比较多。为全力抢救患者,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务人员除正常上班外,下班时间也处于待命状态,随叫随到。为防止突发事件,医院还制定了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抢救人员、抢救器材物资等都准备到位,并进行了演练。

标签:
责编:戚阜生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