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儿女的陪伴下,黄老太与她思念70多年的新四军女战士江波的后人视频交流。
中国江苏网9月28日讯 在盐城市新四军纪念馆副研究员陈宗彪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的帮助下,经盐城晚报帮你找平台牵线搭桥,昨天中午,黄发娣老太及家人终于与新四军女战士江波的女儿进行了视频通话,接续这段分隔70多年的军民情谊。
连日来,本报连续刊登了盐都龙冈杨斌村96岁黄发娣老太寻找新四军女战士江波的报道。1941年抗战时期,时为盐城县三区任分区委书记的江波为躲避敌人的追捕,曾在黄老太家一起同吃同住,由黄老太负责她的饮食起居。“1942年她离开时,曾想带我一起去打仗,但我因为不识字,没能和她一起走。她和我约好要再次见面,我等了70多年啦!”黄老太的愿望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后在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工作人员的联系下,方知江波老人刚刚离世不久。
前日,江波老人的小女儿耿抗修联系上盐城晚报记者,“我们听新四军研究会的工作人员说,黄老太可是当年掩护我母亲进行革命的恩人,可惜母亲在世时未能再见面。”耿抗修说:“虽然母亲去世了,但我们想帮她完成当年的心愿,也达成黄老太的心愿。”今年64岁的耿抗修介绍说,母亲共生育了兄妹5人,她排行老五。她与记者相约第二天中午与黄老太一家进行视频聊天。
“大姐,您好!这是我母亲。”昨天中午,黄发娣老太在儿子、儿媳的陪同下,联系上耿抗修,从来未见过面的两家人因为一段深厚的革命友谊而紧紧相连。
因为方言无法沟通,老人的小儿子吴正学拿着手机帮母亲翻译。听到家人提及江波的名字时,黄老太立即认真地对大家说,“不能叫名字,要叫大姑,否则要暴露的。”老人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
老人说,那时敌人对游击队又恨又怕,经常会集中大批兵力进行拉网式扫荡。有一天天黑时,江波正组织游击队员开会,忽然听到狗叫声,出门一看,发现敌人已经摸上来了。她立即命令游击队员分散突围,有的翻墙而走,会游泳的人游到了河对面。其中有一名游击队员化装成农民,去田里干活,告诉敌人说江波可能在北边。敌人信以为真向北追去。
黄老太说着说着,泪光闪闪。耿抗修也感慨不已,“我母亲在盐阜革命老区的故事还有很多,不要让老太太激动了。我们兄妹商量一下,将尽快去趟盐城,一是看看母亲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二是探望曾经掩护和保护母亲的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