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束秀玉(右)在领奖台上。朱余清 摄
中国江苏网9月9日盐城讯(张勇峰)9月7日,由江苏省教育基金会和江苏教育报刊总社联合主办的“感动江苏教育人物——2017最美职教教师”表彰仪式在南京举行,10位“最美职教教师”及10位提名奖获得者先后登台领奖。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教授束秀玉当选“最美职教教师”。
“门前栽柳,屋后栽桑;养得一季蚕,可抵半年粮;家有百棵桑,全家有衣裳。”1969年出生在农村的束秀玉,儿时就对采桑养蚕充满喜爱。高考填志愿时,她义无反顾地报考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毕业后走上农业职教岗位。
工作第一站,束秀玉来到当时的农校实习蚕种场。为尽快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她承担了教师、科研员、农技推广员、场部管理员等多项职能。即使在怀孕期间,她仍挺着大肚子走村串户,一天下来腿、脚都肿了。养蚕季节,她带领技术团队和学生在多个村蹲点,参与蚕茧收烘和杂交种生产。第一年蹲点,女儿出生才6个多月,为不误农时,哺乳期的她毅然给女儿断奶,把孩子送到父母家。一个蚕季,她中途没回过一趟家。为方便观察、调查、指导,束秀玉吃住在蚕农家,随叫随到,得到蚕农们一致好评。

束秀玉(右)在领奖台上。朱余清 摄
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束秀玉先后考上本科农学专业、研究生农技推广专业,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的农技服务者。她的职业教育和农技服务推广工作在省内外享有美誉,多次被国家、省相关部委聘为专家评委,被盐城市各农业产业园邀请作为园区规划和指导生产的专家,服务质量和效能受到广泛认可。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顾了“大家”往往顾不了“小家”。“这些年,我对家人始终有亏欠。”束秀玉坦言,因工作繁忙她的女儿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小时候经常翻箱倒柜找妈妈,丈夫也被“逼”成了干家务能手。“我最对不起的人是父亲。1995年父亲患上喉癌,在上海住院50多天,我只在医院照顾他3天;2004年父亲患上食道癌,放疗期间,我没能抽时间陪伴;2012年父亲去世,正值开学季,又担任新生班主任,由于事务繁忙,没能见上最后一面。”说到此,束秀玉不禁潸然泪下。
作为盐城市蔬菜嫁接项目团队领头人,近3年来,束秀玉指导师生参加国家、省技能比赛,取得国赛5金、省赛8金5银7铜的好成绩。大会组委会给束秀玉的颁奖词是:27年来,她栽桑养蚕富家乡,情系三农不忘本,用智慧和汗水一点一滴浇灌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她的影响下,一届一届的毕业生奔赴江苏大地的各个角落,成为优秀的农技服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