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9日讯 8月20日,一起特殊执行案件的“女主角”吴某终于主动给付了全部抚育费,而辛某也承诺,以后每年小浩除了除夕在家外,可以让他春节去吴某家团圆。看到两家人多年的矛盾得到圆满化解,东台法院承办法官也终于放下了压在心中的“大石”。
吴某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聋哑人,于2007年同前夫辛某结婚并生下一子小浩,之后夫妻矛盾不断升级,最终闹上法庭。在法院调解下,双方协议离婚,约定小浩随辛某生活,吴某则每月给付抚育费600元。后来吴某重新组成家庭,便不再履行协议。辛某心中不甘,于是向法院申请执行。
考虑本案为家事纠纷,承办法官第一时间联系了村主任、妇联的同志共同找辛某了解情况。原来双方一直未能走出过去积压的矛盾阴影,吴某探视儿子受到前夫辛某一再阻挠,这才铁心“失信”。但也从交谈中探得辛某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小浩,“小吴是孩子的母亲,给付抚育费虽说是她的责任,但探视儿子却是她的权利,你不能剥夺。你们离婚已经给小浩带来难以磨灭的创伤,难道还要继续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吗?”面对反问,辛某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对于更大的难题——解开聋哑母亲的“心结”,承办法官采取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向哑语老师学习常用哑语,成功消除吴某戒心;第二步辅以写字的书面交流,解决了沟通障碍;第三步通过数十次登门成为熟客,以熟人身份用心用情感化吴某。最终,吴某以儿子成长的大局为重,应承办法官之邀,同辛某坐谈,解开了多年积压的矛盾,也促成了开头圆满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