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5日盐城讯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当前,盐城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大走访大落实”工作,广大党员民警紧贴公安工作实际,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访出了许多感人事迹。近日,本网将陆续推出盐城市公安局党员民警的走访手记,与网友分享大走访过程中的见闻和感悟。

(文/裴原)“老沈,不要客气,我们是一家人。”老沈听到这句话后猛地一怔,眼睛竟湿润起来了。我上前握住老沈的手,那双长满老茧,稍显粗糙而又厚实的大手,手中的温度,手上的力度让我切实感受到作为一名社区民警肩上的担子有多重,身上的责任有多大。
时间尚是清晨,花鲜草绿,入眼尽是春天景色。担任城北社区民警三月有余,正值全市公安机关“大走访”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之际,为积极响应盐城市公安局扎根社区,服务群众的号召,根据派出所的工作部署和自身的工作规划,我带了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双鞋套以及一个真诚的笑容,就这样认真而仔细地步入社区,走进了老沈的家。
老沈,全名沈长清,50多岁,是城北社区的一名退休职工,后来长期在外打工,只因近来家中老人重病,老婆也身体不适,孩子还在读书,便请了假回家照看家人了。
长而圆的脸庞,浓眉大眼,黑黑的皮肤,壮实的身材,脸上挂着爽朗的笑容。这是我敲开门对老沈的第一印象。
“警官,请家里坐。”老沈说话时神色竟有些腼腆。“不好意思啊,打扰了。”我戴上鞋套走进老沈的家里,随后和老沈拉起家常,这个质朴的汉子,有时竟会语塞,但若回答总是报以最大的真诚。我亦以真诚敬之,当提到他父亲的病时,老沈的眉头深深皱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老沈微咧了嘴,笑得勉强。“老沈,我先走了,还要去其他人家看看呢,如果以后有什么事,就联系我吧。”我把一张警民联系卡递到老沈的手里,随后和老沈作别。
“老沈,在吗?”就听到屋内传来一阵窸窣声。随后老沈打开门,“裴警官,是你啊。快请进。”我提着一袋子水果走进老沈家门。“裴警官,你真是的,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啊。”“老沈,又不是带给你的,你说什么,这是带给沈爷爷的,多吃些水果有利于身体恢复呢。”老沈听了也不推辞。“老沈,前两天我和社区的黄主任谈过你的情况了,你老婆和儿子都暂时没找到工作,你们现在符合办低保的条件,我和黄主任商议了下,想帮你办个低保,你看呢?”“裴警官,我之前也想去办的,但一直脱不开身,又不懂这些事,谢谢你和黄主任啊!”说着老沈就拉住我的手不停地感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有危难找警察嘛。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及时联系。”“谢谢”老沈的感谢从身后传来。
“叮铃铃……”一阵手机铃声将我从梦中唤醒。“喂,老沈,怎么了。”“裴警官,我,我父亲走丢了,他身体不好,而且有时候神志不清。能不能麻烦你帮我找找?真的不好意思,打扰你了。”“老沈,别急,我这就去帮你找,好好想想你父亲可能去的地方,等着我们,很快就到。”老沈的父亲住在青墩,我向所里汇报后,立即带了3名队员赶到青墩。夜色正深,心情正沉。月色下,一道壮实的身影在门口踱来踱去。“老沈,你把情况和我说说,我带人去帮你找。”“裴警官,真的谢谢你!”这几个字老沈说的很用力。“等找到了再谢我吧。”我朝老沈挥了挥手,带上队员分头出发。电筒的光照破黑暗,也照进了我和老沈的心里。历经5个多小时,终于在离家7公里外的一个门卫室里找到了老人。当我把老沈的父亲交到老沈手里时,老沈再也控制不住了,用力地握住我的手,随后竟哭了出来,把眼泪留在了清晨,似亮未亮之时,越来越亮之处。
我在老沈父亲的衣服上挂上了一个纸质的联系牌。上面写着老沈的名字和联系号码。老沈一个劲儿地说谢谢。“老沈,不要客气,我们是一家人。”
长夜已逝,晨光熹微。我捧了一把清水,洗尽疲倦。我又认真地带上一支笔、一本笔记本、一双鞋和一个真诚的微笑,再次出发。(作者系盐城市公安局亭湖分局新洋派出所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