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25日讯 8月23日,江苏省第六届紫金山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我市作家张晓惠凭借作品《北上海,这片飞地上的爱恨情愁》,摘得江苏文学界最高奖紫金山文学奖,这是我市今年唯一获此殊荣的作家。
昨天上午,张晓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得知自己获得紫金山文学奖,她表示很高兴,也很欣慰。“紫金山文学奖是江苏省文学的最高奖项,三年评一次,这次有400多部文学作品申报。这一次获奖我十分高兴,也十分具有意义,因为我这次申报的作品《北上海,这片飞地上的爱恨情愁》书写的是盐城这块土地上的故事,从1950年开始,笔触跨越了六十多年。”张晓惠说。
张晓惠向记者介绍,此次她是以长篇纪实文学《北上海,这片飞地上的爱恨情愁》来申报紫金山文学奖的,获得的是报告文学奖。这本近30万字的纪实文学讲述了上海市在我市大丰区一块50万亩的“飞地”上,几代人在盐碱滩里改天斗地的风雨艰辛,人性改造的艰难困苦。其中,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有催人泪下的情事,有热血以殉的惨烈,还有无边的失落和惆怅。
对于自己想在作品中向读者传达的内容,张晓惠说道:“对坚守这块土地上的人们,我保持着敬意。希望通过我的笔触,能让读者感受到那许多岁月中的至诚至愚、至真至悲,生命轨迹中的欲望与希冀。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近年来,张晓惠纪实文学作品优质多产。她告诉记者,她创作、发表文学作品三十年,前二十来年写作以散文、随笔为主,“近十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小说都在写。报告(纪实)文学文体有很宽阔的包容性,在尊重事实、史实的前提下,可以汇入散文的描写,诗歌的引用,小说的架构,如一株树干屹立在蓝天下,树枝、树叶在不同光线下可以闪烁不同的光泽。纪实文学更允许想象、联想等多种文学元素的有机合理运用。一篇优秀的纪实文学作品应该有思想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现实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