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7月20日中午,烈日炎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龙庙村12组村民董荣华家别墅前的空地上,平铺晒着一场地的白色刀翎。
“这刀翎是鹅翅膀尖端部位的羽毛,是制作羽毛球和高档工艺品的主要原材料。”董荣华捡起一根刀翎对记者说:“你瞧这根刀翎,因为没有经过热水浸烫,弹性强,蓬松度好,色泽一致,是刀翎中的极品,按照目前市场价,一根可以卖到两毛三分钱。”
“这么值钱?”记者有点惊讶。
“对!每根刀翎中间部分毛片主要用来生产羽毛球,剩余部分则可以提取氨基酸和加工成鱼饲料,因此一根刀翎所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两毛三分钱。”董荣华告诉记者,像这样的刀翎,他每天差不多要收10万多根,成交额达2万多元。“收购回来的刀翎经过仔细挑选、分类后,大多发往中国羽毛羽绒之乡——安徽无为县,再由当地的体育用品公司加工成品质优良的羽毛球,最终漂洋过海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地。”
在龙庙村,靠羽毛收购致富的村民还有很多。“从上个世纪60年代末摇‘拨浪鼓’、走街串户的‘小货郎’发展起步,到90年代大宗毛片购进卖出、加工分拣的‘毛贩子’,再到新世纪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的羽毛收购专业户和羽毛加工企业,我们村的羽毛收购加工产业可以说是历经了三次嬗变,历时50多年。”龙庙村党总支书记孙兵介绍,截至目前,全村仍有500多人从事羽毛收购和羽绒加工,年销售额达1.8亿元,利润达1200万元。“其中的8个专业大户年销售额均在1500万元以上,利润均在120万元左右。”
今年44岁的吴玉红是村里的“羽三代”。“我的爷爷、父亲都是专业收购羽毛的,只不过一个是肩挑手提地收,一个是开门市敞开了收。待他们把这副重担交到我手上时,我决定要干些跟他们不一样的事儿。”
吴玉红所说的“不一样的事儿”就是创办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羽绒加工厂。“以往羽毛收购了后,都是直接把原毛送到浙江萧山进行初加工,然后再卖给当地的羽绒制品厂。这样一来,物流费、人工费、加工费加起来,一年差不多要多支出30多万元。如果我自己办厂,不仅可以节约这部分费用,还可以提高羽绒半成品的品质,卖出更好的价钱,获得更多的利润。”
于是2016年,吴玉红投资50多万元,在村里新建了一栋600多平方米的厂房,同时又购置了2台分绒机,羽绒初加工生意就这样红红火火地做起来了。
“这就是分绒机,双厢的,原毛进去后,通过鼓风机的作用,两个小时左右,羽绒和毛片、毛杆、杂质就会被分离开。”顺着吴玉红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一个约有三层楼房高的绿色机器正在高速运转,洁白的羽绒就像雪花一般在机器中不停地翻滚……“飘得越高的羽绒,质量就越好,越容易被吹进绒厢中。”
吴玉红告诉记者,最近厂里加工出来的羽绒品质很高,含绒量基本上都达到了80%以上,每斤能卖到170元。“目前我每年原毛的收购量是30多万斤,按照这个价格来算,今年仅羽绒的成交额就能达1000多万元。”
龙庙村的羽毛收购加工产业,不仅富了大户,也富了更多村民。家住8组的谷翠花虽然已60多岁,但身体很棒。“家里地少,平时农活不多,所以不忙的时候我就到家附近的羽绒加工厂里打工,一个月差不多有2500多块钱。”
谷翠花的老伴孙瑞林也是个闲不住的人,多年来,一直跟着大户一起收购羽毛。“现在我岁数大了,每天收的羽毛不多,只有两三百斤。不过积少成多,一年下来,纯收入也有8万多元。”
龙庙村的羽毛收购产业做得蒸蒸日上,南洋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之前扶持力度的基础上再添加“砝码”。“目前龙庙村的加工企业品牌意识还不强,企业抗击市场风险能力也比较弱,我们打算在该村建一个羽毛集中加工区,进一步拉长羽绒加工产业链条,健全羽毛收购、分拣、加工、销售等一条龙服务模式,促进羽绒加工企业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努力向品牌要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南洋镇党委书记徐华明说。
采访快要结束时,记者再次遇到吴玉红,此时的他正在跟一位浙江来的客户谈合作。“等明年我再上一台分绒机后,你要多少货我全包,而且绝对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