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暑期孩子成“宅一族”愁煞家长 抱着电脑两三小时不挪窝
2017-07-26 12: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7月26日讯 吹空调、看电视、上网……近日,部分家长反映,孩子暑假期间“宅”在家里沉迷网络,成了家长们最为操心的问题。他们希望有一些针对暑期学生的公共服务,让孩子寓教于乐、有益身心。盐城晚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社区辅导班、夏令营学习、社会实践等暑期活动,可以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感受。

  孩子抱着电脑两三个小时不挪窝

  市民曹女士夫妻二人都在企业单位上班,平时工作很忙。过去一放假,孩子就会被送到爷爷奶奶那里,经常废寝忘食地玩电脑游戏,对老人管教不理不顾。今年暑假留在自己身边,就是想让他戒戒网瘾,让他一起参与做家务,却怎么也叫不动,就连吃饭也要千呼万唤。“真担心一个暑假下来,他的身体、特别是眼睛全给搞坏了。”曹女士说。

  家住市区源源小区的姚女士,有个比较文静的女儿,开学上六年级。“女儿暑假除了上补习班,基本都在家看电视、上网、吃零食什么的,能两三个小时抱着平板电脑不挪窝。”姚女士说,家长比较忙,又没时间陪孩子外出,外面不安全因素太多,不敢让孩子单独出去玩。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现在“宅”娃们已经延伸到幼儿园了。“儿子现在上大班,自从买了平板后,最爱玩的滑滑梯都不玩了,每天喊着要玩游戏,不玩就闹,老人拿他没办法。”家住领秀嘉园小区的袁女士说,为了不让孩子“宅”,每天下班回家后,她都想着办法带孩子出门找朋友玩。

  制订计划让暑期生活有规律

  盐城晚报记者采访发现,暑期孩子成“宅一族”只是部分现象,一些孩子在暑假初期就做好计划,暑期生活规律有序。

  书法班、游泳班、钢琴班……这是即将上三年级的严颜(化名)暑期生活的写照。严颜告诉记者,放假时,妈妈和她做了暑期计划,她喜欢去上兴趣班,班里有好朋友,一起学习,一起玩。“妈妈不给我学习压力,她说能学多少回来就学多少,学点东西总比窝在家里强。”昨天一早,严颜出门上兴趣班,蹦蹦跳跳地走出电梯。

  “孩子参加夏令营,回来后明显变了许多。”家住锦盛豪庭的徐女士说,暑假初期,给12岁的儿子报名参加夏令营,儿子离开家一个星期,她整天忐忑不安,担心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吃不饱、睡不好。但从老师反馈的视频来看,儿子比她想象的要能干得多。“回来后,孩子会主动做家务,制订了暑期计划表,每天有计划完成作业。”

  采访中,有经验的家长支招,要想让孩子暑假生活过得有规律,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订一个假期计划。怎样调节好休息、娱乐与学习的关系,应有一个大致的时间规划,如每天上网、看电视多长时间,哪些节目能看、哪些节目不能看等。

  多彩活动丰富孩子暑期生活

  记者采访发现,在社区里,针对孩子的暑期生活还真不少,有社区图书室、大学生志愿者暑期公益活动等。“我们社区有暑期学生免费书法培训班,但是不少家长却不知情。”开发区中舍花园社区暑期开设了免费培训班,由退休的老师辅导学习,孩子们在这里不仅可以练习书法,还可以学习二胡。

  记者从团市委了解到,暑期活动目前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组织孩子到市公安消防支队毓龙中队,体验“消防员”,“为爱牵手夏令营”体验各种游戏比赛……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们的暑假增添了许多乐趣。

  志愿者夏正娟表示,他们有计划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暑期社区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接触到家庭、同学之外更多的人,激发他们更多的责任感,提升自己的素质,不管是对他们完成学业,还是对自身的成长都有着一定的好处。“建议家长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走出家门,既能锻炼孩子,又能丰富暑期生活。”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